因为墨兰不懂得知足,虽然嫁的好,但她却不满足于此,想要的更多,才会越过越差。
同样是高嫁为何盛华兰被恶婆婆刁难,盛明兰却手撕小秦氏?
是因为两个人丈夫的态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结婚之后不管是高嫁还是低嫁,丈夫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知否》中伯爵府袁家,为何看上六品小官家的盛华兰?
华兰是盛家的嫡长女,也是盛家第一个出嫁的女儿,嫁给了袁家嫡次子做正头大娘子。她出嫁时盛纮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而袁家是忠勤伯爵府,身份远远高出盛家。那么为何高门贵族的袁家会选择一个小通判的女儿做媳妇呢?
袁家已经落魄了,不得不放宽要求
袁家是皇帝亲封的忠勤伯爵,但是伯爵府也是有衰落的风险的。虽说袁家祖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到这一代袁家的人,却开始人才凋敝,家族有了衰败之象。
就在王大娘子询问盛纮为何要给自己的女儿挑选袁家做自己的女婿,盛纮解释说袁家虽然说已经落魄了,但是袁家年轻一辈的人,还有一些上进的年轻人,所以选择了袁家做自己的女婿。
由此可以看出袁家落魄的程度之大,使得六品小官都可以对袁家评论头论足,甚至有些看不上他们。要知道在原来,六品小官对于袁家来说根本所看不上,无奈袁家落魄,只能降低要求选择让盛纮的女儿华兰做儿媳妇。
盛纮仕途顺畅,发展前景好
虽然说盛纮只是一个六品小官,但是盛纮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每年政绩考核都是上。从长远来看,盛纮只是现在的品阶比较低,但是不能保证盛纮未来不会升官。这也是为什么袁家愿意去华兰入门做儿媳妇。
事实也证明,袁家的眼光没有错,在华兰嫁给盛纮没有多久,盛纮就因为卓越的政绩调往京城做官了,最后还做到了四品官员,虽说没有特别高的官位,但也还是不错。
盛家世代书香门第,声誉好
盛家是书香门第,一直都以读书安家立命,属于读书清流人家,原本就有着极好的声誉。再加上老太爷是名誉天下的探花郎,盛家的声誉也就更好了,读书人的风骨也就与盛家人相伴了。
最重要的是,盛纮是一个极其爱惜羽毛,注重脸面之人,多年来他也一直都在维护着盛家的声誉,也就使得盛家的声誉越来越好。袁家正是看上了盛家良好的声誉,所以才选择华兰做自己的儿媳妇。
华兰的出身与能力并不差
华兰是盛家的嫡长女,身上留着的不仅仅只是盛家的血脉,还有王家的血脉。王家老太爷配享太庙,盛家老太爷又是命于天下的探花郎,两种身份交织在一起,可以看出华兰出身不凡。
不仅如此,华兰曾经跟随过盛老太太,被老太太教养过几年。
在盛老太太膝下长大的盛家女儿一共有两个,那就是华兰和明兰。华兰嫁到了忠勤伯爵府,明兰嫁到了宁远侯府。两个孙女都高嫁,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不言而喻,与盛老太太有密切关系。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的嫡女,从小就受尽了宠爱,当时是因为徐家长辈也是看中了老太爷探花郎的身份才答应将嫡女嫁给老太爷。
侯府嫡女加上探花郎之妻的身份已然让盛老太太身份十分尊贵了,更重要的是老太太的品性、智谋和风骨更加让人敬佩。
原本在老太爷去世后,盛老太太可以改嫁的,不去管盛家的烂摊子的,但是她却偏偏要为盛老太爷守孝不肯改嫁,将妾室生出的盛纮养大,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为盛纮寻找名师,让他考取功名,重新振作盛家。
不难看出盛老太太的能力和高风亮节。这些传奇事件早就成了佳话,旁人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外人都格外高看盛家这位老太太。华兰一直养在她身边,怎能不让人高看一眼。
华兰出嫁后,在袁家的管家能力和品行在汴京城中都是有口皆碑的,这足以证明她养在老太天身边的好了。
总之,袁家早已没了先祖时的荣光,如今也已经落魄了,所以顾不得身份,只能选择华兰做自己的儿媳妇。再加上华兰自小有跟随着盛老太太长大,盛家有良好的名誉与前景,于是才有了两家这门婚事。
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知否》原著盛华兰:是如何搞定偏心婆婆,制服愚孝老公?
《知否》原著盛华兰是一点点的“磨砺”下搞定偏心婆婆,制服愚孝老公的。
知否:盛老太太养过的四个孩子,他们的结局如何?
知否:盛老太太养过的四个孩子,他们的结局如何?
《知否》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府的大小姐,从小养尊处优,生性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嫁给盛纮父亲,却备受丈夫冷落,年轻时,她并不擅长妻妾争宠,更不懂内室的凶险,丈夫宠爱妾室,心高气傲的她连唯一的亲儿子也没保住。虽然没有亲生子女,但盛老太太的身边总共养过四个孩子。
老太太是盛纮嫡母,盛纮父亲和小娘相继去世。年少守寡的老太太不计前嫌,竭尽全力抚养庶子盛纮,视他为亲儿子,用心栽培。老太太为盛纮延请名师,助他考取功名,正因如此,盛纮也得到王家的帮扶,加上他自身谨小甚微的为人处世,终于在官场混出了名堂。直到明兰的母亲卫姨娘难产死后,盛纮才找盛老太太说话,老太太几句点拔的话,听得盛纮满头大汗。这才发现嫡母虽在深阁,却是完全洞察世事,深谙官场之道,嫡母的话语让他受益无穷,之后才又跟老太太走近起来。
盛老太太年轻时颇具才名,林噙霜的祖母是老太太的闺中好友,因为家道变故,去世前将孙女托付给老太太。老太太也没有辜负老友的信任,对林噙霜非常看重。养她那几年,盛老太太将林噙霜当亲生女儿看待,吃的,穿的,用的,样样挑顶尖的给她,还念叨着要给她置办一份嫁妆,寻个好婆家。但是林噙霜却是个白眼狼,她看中了盛纮,两人私下珠胎暗结,看不上盛老太太给她找的几户人家。非得嫁进盛府当小娘,搞得盛老太太母子离心,婆媳不睦,彻底寒了盛老太太的心。
华兰是盛家的长女,出生时正值母亲王氏与父亲盛纮新婚燕尔,那时婆媳和睦,而且没多久弟弟长柏出生了。华兰就送到老太太身边,暂由老太太养育。华兰娇美聪慧,伶俐讨喜,非常懂事,很得盛老太太的宠爱,祖孙俩也很贴心。那时候华兰是与盛老太太最有感情的孩子。不过稍大一点,母亲王氏就舍不得了。父亲盛纮又娶了林姨娘,引得母亲王氏责怪盛老太太,就把华兰带回身边养。
明兰的母亲难产去世后,盛老太太看着明兰孤苦无依,就带回来养在自己的身边。《好在盛老太太最后养了明兰,这是一个和老太太最有缘分也最贴心的孩子。老太太对明兰极尽呵护,处处为明兰考虑。明兰对老太太也是极尽尊重和孝顺。宥阳途中遇到盗贼,明兰首先考虑的是祖母的安全。当老太太被下毒,明兰不顾身怀六甲,围堵娘家、顶撞生父,豁出一切也要为祖母讨回公道。
《知否》:薄待华兰,是袁家两次试探后的决定,为何盛紘才是罪魁祸首?
作为盛家嫡长女,盛华兰虽然出生的时候物质条件差了一些,但在家教、修养、管家这些精神条件上却是绝对不差的。
作为盛紘与王若弗的第一个女儿,华兰从小便被放在祖母老太太的院子里教养。
老太太是勇毅候的独女,而且从小又是在宫中待过,不仅仅是家教修养不一般,看事情的眼光和格局更是非常人所能比。
盛家虽说是盛紘做主,但遇到大事依旧是要去求老太太的主意。
事实证明,在老太太的培养之下,盛华兰确实是十分出众:明事理、懂道理,管家也是一把好手。
但即便如此,嫁入袁家的盛华兰却依旧是处处受欺负、被婆婆欺负、被嫂子欺负,甚至连带着自己的女儿、儿子也受欺负。
而且这种欺负在盛家发迹之后,也并没有丝毫改善,甚至还有点得寸进尺了。
究其原因,其实在第一集袁家来下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而袁家通过下聘时的一系列行为,也清楚地探到了盛紘的底线,以后无所畏惧也就更加肆意妄为地欺负华兰了。
1. 下聘人由父母换成兄嫂,给盛家一个下马威
当时在定亲的时候,盛家其实和袁家商量好了,由袁家父母亲自来扬州下聘。
但到了下聘日,袁家父母没来,来的是华兰夫君的兄嫂。
虽说长兄如父、长嫂为母,但这也是在父母不在或者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袁家可是双亲皆在且都健康。
这是明显不把盛家放在眼里,言外之意就是你盛家不配跟我们平起平坐;
如果瞧不上一开始就可以不答应这门亲事,既然答应了来下聘,却又临时毁约换人,这就是典型的不尊重盛紘。
毕竟,婚约下聘这种事情肯定是跟盛紘有过商议的。
然而,这种毁约、换人、瞧不起的行为传到盛家,王若弗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说袁家是在欺负人。
反观那个最该生气的一家之主盛紘却异常地淡定,丝毫没有想要去理论一番为自己和女儿讨个说法。
这一弱下来,袁家便知道盛家当家人是个软弱可欺的了。
2. 唆使外人投壶,让盛家进退两难面子丢尽
第一回合地下聘换人,很明显袁家是大获全胜了。而这也就奠定了袁家在后面的行动中更加肆无忌惮了。
同在京城,袁家自然是知道顾廷烨的为人和投壶技术的。
而袁家千里迢迢来扬州下聘,却谁也没带偏偏带上了投壶技术一流的顾廷烨。
更巧合的是,当天来吃酒席的年轻小辈众多,顾廷烨若是想要玩投壶肯定是有大把的人来陪着。
顾廷烨却偏偏跟盛家三哥赌起来了,而且赌的还是华兰的聘雁。
盛家三哥虽还是个小孩子,但大概也是知道聘雁的重要性的,而且对自己的投壶技术也是心里有数的,所以必然也是知道这个赌约的严重性。
固然他母亲林小娘在父亲面前很得势,如果没有人怂恿他也断然不敢拿长姐的婚事胡闹。
在眼看着顾廷烨大获全胜的时候,盛紘找到袁家长子要求叫停比赛,但袁家却是推三阻四不愿意。
而且是一副看笑话的嘴脸,让盛紘去叫停比赛,想让盛家失了面子,落一个输不起的名声。
这一回合,袁家算是知道了盛紘是个面子大过天的人,把家族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一对兄嫂,一个顾廷烨,袁家便把盛家的底线探得清清楚楚的,知道只要涉及到家族面子,盛家失断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和妄动的。
这也就奠定了盛华兰嫁到袁家日子的基调,只能是忍耐。
而这种忍耐,即使在盛父升官,弟弟高中以后依然没有改变,直到不要面子只求对错的朝廷新贵顾廷烨成了其妹夫,袁家因为想要巴结才稍稍改变了些。
所以说,盛华兰婆家生活被欺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父亲盛紘身上。
《知否》盛华兰:她是盛家四个女儿中,最让父母省心的一个姑娘,为何?
因为她非常的知书达理,不给家里人添麻烦。自身非常的有才华和能力。从不忤逆父母,非常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