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叉国(书中描写的夜叉国、罗刹国,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夜叉国影视资讯人气:49时间:2021-09-17 00:51:24

    汉朝时有夜叉国吗?
    汉朝时没有夜叉国,但有夜郎国,地处西南边陲,夜郎自大典故出于此处。
    流鬼国 夜叉国 到底是什么国家

    流鬼国是东北亚地区的古国名之一,主要居民为堪察加人,该民族后逐渐被俄罗斯等民族同化。中国唐朝人记其为“流鬼国”。大致位置在现在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一带。公元640年,流鬼国国王遣使来朝,唐太宗给使者骑都尉官号。


    求 聊斋《夜叉国》原文
    http://www.xxsy.net/gd/lzzy/102.html
    蒲松龄小说里的夜叉国真的有,在今什么地方,曾经是黄种人的女儿国?
    蒲松龄小说里的夜叉国是不存在的,它只是蒲松龄的臆造,为了给小说设置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背景,由于当时还没有其他人种在中国生活,所以蒲松龄就理所当然的设置为黄种人。
    书中描写的夜叉国、罗刹国,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夜叉国、流鬼国、罗刹国这样的名字只存在于小说之中,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夜叉」二字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是鬼的名字,译为捷快。中国佛教、阴间、民间传说中的夜叉,是指「捷疾鬼」、「能咬鬼」,或有类似的技能。「罗刹」也是梵语,佛教中指恶鬼,食人肉的恶鬼。「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这些恶鬼皆来源于传说或宗教,所以很多人认为以此为名的国家大抵是不存在的。
    周日福利!获得惊喜奖励!马上领取!
    广告

    流鬼国是东北亚地区的古国名之一,主要居民为堪察加人,后来逐渐被俄罗斯等民族同化。中国唐朝人记其为「流鬼国」,大致位置在现在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一带。
    「北海(鄂霍次克海,唐时又称少海)之北有流鬼国,距长安万五千里。」流鬼国是当时与唐通使的亚洲国家中最北方的一国,唐贞观十四年,流鬼国国王遣其子可也余志为使者来长安,唐太宗封余志为骑都尉。
    聊斋志异之夜叉国译文
    好的,朋友,我帮你去找一下,找到的话第一时间发给你
    夜叉国的注释

    [1]交州:古地名,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置十三州部之一,辖五岭以南,今 广东、广西以至印支半岛一部地区。
    [2]苍莽:苍翠深远的样子。苏辙《黄楼赋》:“山川开阖,苍莽千里。”
    [3]糗腊(xī析):干粮和干肉。糗是用炒熟的米麦捣成的细粉。腊是晒 干的肉。
    [4]夜叉:梵语音译,或译“药叉”;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具有“能啖”、“捷疾”的属性。佛教中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在文学作品中, 有的写其为恶魔,有的不认为他是恶魔,本篇即属后一类认识。
    [5] 牙森列戟:牙齿森然加密排长戟。形容牙齿密长尖利,露出唇外。 森,繁密貌。牙,前齿。
    [6] 二物:指二夜叉。
    [7]糗糒(bèi备):干粮。义同糗,常连用。
    [8]牛脯:干牛肉。“腊”的一种。
    [9]釜甑:煮饭的锅和蒸笼。甑,古 代瓦制煮器,相当于后代以竹木制作的蒸笼。
    [10] 手语:作手势语。用双手比画示意,以交流思想。
    [11] 具:指釜甑等炊具。
    [12]杜门:把门堵上。杜,堵塞。
    [13] 曲体:即屈体。
    [14] 不免:不免被吃掉。
    [15] 各致狼麋:各自送来些狼和麋鹿之类猎物。致,送。麋,麋鹿。
    [16] 若琴瑟之好:象夫妻那样和好。《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后因以琴瑟喻夫妇。
    [17] 明珠:夜明珠,一种名贵珍珠,传说夜间放光。
    [18] 更番:轮班。
    [19] 天寿节:此指夜叉王的生日。封建帝王以天寿称自己诞辰,取义于《尚书·君》:“天寿平格,保有殷。”
    [20] 骨突子:指夜叉们佩戴的珠串。骨突子,圆形杖头,即朝廷仪仗中 的金瓜。珍珠圆形与之相似,所以夜叉们称之为骨突子。
    [21] 野苎(zhù住): 野生的苎麻。
    [22] 踞坐鹗顾:叉开两腿坐着,用雀鹰般的目光左右顾视。踞坐,坐时 两腿伸直、叉开,是一种傲慢尊大的坐态。鹗,雀鹰,一种猛禽,目光锐利 凶狠、停落时经常转睛顾盼。
    [23] 卧眉山众:据后文,即卧眉国的公民。卧眉国是夜叉国之一。
    [24] 嘉美: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喜美”。即佳美。
    [25]啁啾(zhōu jiū 周揪):鸟鸣声。这里形容小儿学语。
    [26] 有人气:育人类语言的味道。气, 气息。
    [27] 依依:依恋亲近的样子。
    [28]盈兆:极言其多。兆,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一兆是一百万, 也就是一千贯。
    [29]百钧:极言其重。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30]交帅: 交州的军事首脑。明清时代提督以下管辖一方的驻军长官是总兵,帅即指此。
    [31]千总:武官名,明嘉靖间置。明代后期职权日轻,至清为武职下级, 位次于守备。
    [32] 副将:清代从二品武官,即副总兵,亦即下文所你的“副 总”。隶属于总兵,统理一协(相当于旅)军务,又称协镇。
    [33] 侧目视,侧足立: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视,不敢对面站立。[34] 甚歆动:很羡慕,很动心。
    [35]尊君:犹言今尊。敬称别人的父亲。
    [36]南旋:南归交州。旋,还、归。
    [37] 用是辗转:因此反复未定。
    [38] 耗问:音讯,消息。
    [39]策策;风吹枯叶声。韩愈《秋怀诗》之一:“窗前两好树,众叶光。 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40]敬:特意,专诚。方言词,今曰“敬心”。
    [41] 妖薮:各类怪异之物聚集的地方。
    [42] 难犯:难以靠近。
    [43] 汉:据二十四卷抄本改,底本作“漠”。
    [44] 逐:据二十四卷抄本改,底本作“遂”。
    [45] 唐突:冒犯。
    [46]故道:原来的航道。
    [47] 送彪: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送徐”。
    [48] 徊徨:徘徊忧思貌。《广弘明集》梁武帝(萧衍)《孝思赋》:“晨 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49] 瑟瑟:风声。《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享山上松,瑟 瑟谷中风。”
    [50]波如箭激:逆波急驶,如离弦之箭。
    [51]翁:指徐贾。
    [52] 谢过不遑:道歉不迭。谓急忙连声道歉。
    [53] 类满制:很像满族服制。制,规制,款式。
    [54] 经史一过辄了:经书、史书学过一遍就能通晓。了,了然,通晓。
    [55] 操儒业:指读书习文以求进取。
    [56]怒马:犹言烈马,暴劣难驭的马。
    [57] 登武进士第:考中武进士。科举时代取士分文武两科。唐宋以来, 武科之制,规条节目虽不如文科之详明,然文武两途,历代相沿,分道并进, 自明至清,行之不废。
    [58] 游击:武官名。清代绿营兵设游击,职位次于参 将,属下级武官。
    [59]标下:犹言麾下。标,清代军制,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称标,一 标三营。守备:清代绿营统兵官,位在都司之下,称营守备,统一营之兵。
    [60]开百石弓:一钧三十斤,四钧为一石。开百石弓,是夸张的说法。
    [61]同知将军:谓以都督同知挂副将军印,实即副总兵。明制,各省、 各镇副总兵系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充任,遇大战事,则挂副将军印,统 兵出战,事毕纳还。故称副总兵为同知将军。卷四《棋鬼》篇又称“督同将 军”。
    [62] 挂印:指挂印将军。明制,各省各镇的镇守总兵,遇大战事,则挂 诸号将军印,统兵出战,战毕纳还。清代多挂提督衔。
    [63] 擐(guān 关)甲执锐;穿甲胄,拿武器。擐,穿。《左传·成公 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锐,兵器。
    [64]辟易:通避,逃躲。《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目叱之,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65]男爵:封建社会女子例无封爵,此谓酬功视同男子,而以爵秩封之;盖 特例也。
    [66]疏(shù述)辞:谓上疏辞爵。
    [67]“家家“句:谐语,意思是每家男人都守着个厉害老婆。悍妻泼妇 俗称母夜叉。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