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鞭子(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三鞭子影视资讯人气:580时间:2021-12-17 01:31:49

    急!!!!三鞭子的全部台词(高分)
    这条路呀,真难修呀 全是坎呀,净是沟呀 叫汽车到这都打误呀 全靠毛驴往外肘呀 这条路呀,真特殊呀 这些年来没人铺里呀 春耕化肥运不进呀 山里的柿子运不出呀 老百姓急得哇哇哭呀 叫声大爷你别发怒呀 这回我心里有了数呀 要是不修这条路呀 那算什么好干部呀 老少爷们,嘿-咻 搭把手呀,嘿-咻 抬起来呀,嘿-咻 往前走呀,嘿-咻 脚下的路呀,嘿-咻 看清楚呀,嘿-咻 黑的是泥呀,嘿-咻 皇帝(黄的)是土呀,嘿-咻 加把劲呀,嘿-咻 把劲鼓呀,嘿-咻 加油抬呀,嘿-咻 有希望呀,嘿-咻 嘿-咻
    三鞭子的演员简介

    赵本山,1957年出生于辽宁铁岭。著名笑星,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东北二人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总工会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曾连续十五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誉为“喜剧之王”“小品王”“东方卓别林”。


    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净鞭,也叫静鞭,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表明皇帝上朝,所有人要肃静的意思。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水浒全传》第一回就有“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赵本山《三鞭子》小品台词
    赵——60多岁。农民。手拿红缨鞭,挎手电筒和水壶。(赵本山)

    石县长—40岁,朴实,简称石(李海)    

    小 吴—30岁,司机,戴眼镜,简称吴(范伟)

    吴 我说县长啊,还没人吗?

    石(上场)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来,小吴呀咱们自己想想办法。

    吴 你说这老破道,你让我想啥办法呀!

    石 来,看看什么原因。

    吴 哎呀,县长呀!这车越陷越深。排气管子让泥糊住了……

    赵 (赶车吆喝上)得驾喔吁……驾!驾!

    吴 我说你干什么,你干什么!老破毛驴子往哪赶哪?

    赵 咋的,往前赶呵!

    吴 没看这撅个人吗?

    赵 你别动,你过来,看看,就这造型谁看出是个人来,把毛驴子给我

      吓毛了。

    吴 老头你咋抬杠呢!

    赵 黑灯瞎火你这车在道中间干什么玩意?

    吴 干啥呢,这车不陷里了吗。

    赵 (打手电筒蹲下看)哎呀,是个轿车呀!陷的好呵!

    吴 什么玩艺?

    赵 陷的是好深呵!赶快开,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石 大爷,我们正想办法呢。

    赵 赶快想!

    吴 (不愿意地)道在这摆着呢!谁也没拦着你!

    赵 废话!一共就这么宽的道你在中间一停,我怎么走!

    吴 愿咋走咋走。

    赵 你说的,我在你车上赶过去!

    吴 你敢?把你卖了,你也赔不起!

    石 (说吴)你怎么说话呢!

    赵 你说把谁卖了?

    石 (解释)老大爷,我们的车呀……

    赵 我不跟你说,我跟你们的领导说。

    吴 谁是领导,这是领导,我是司机。

    赵 司机呀?

    吴 司机咋地?

    赵 司机你牛啥呀?你是开车的,我是赶车的,咱们俩同行,统称──

    车老板子。你牛啥呀!

    吴 饿了大半天了,谁愿意在这和你扯闲蛋咋地?

    赵 你饿了大半天,我这毛驴子也一天没进餐了。

    吴 (生气地)你怎么说话呢?

    赵 你怎么说话呢!

    石 小吴,你咋这么没礼貌呢!大爷,你老是前边这个村的吧?

    赵 对呀,这不马上要到家了吗。

    石 正好,我们也上你们村去。

    赵 我也看出来了。

    石 大爷,我们车出不来,你的车也过不去呀!您老路熟,给想想办法。

    赵 没啥办法啊,就这老破路,赶上这破天,再整个这破司机。

    吴 你说谁是破司机?

    赵 说你还冤你了,就你这模样长的就违章了。你这老近视眼开什么  

    车,你给我赶毛驴车,我都不用。

    吴 不你明白不,这是平镜。

    赵 把车开这样你还平静,(问石)你能平静吗?

    石 (笑)哎,大爷呵,您还是给想想办法吧。

    赵 办法有,找人往外抬。

    吴 上哪找人去?车喇叭都摁没电了,也没叫出半拉人来。

    赵 (惊讶地)什么?你摁喇叭了?完了,完了,完了。摁喇叭干啥呀?

    石 怎么的了?

    赵 还没吃饭吧?

    石 没有。

    赵 完了,车出不去了,饭也吃不着了。这村你没来过吧?

    石 没有。

    赵 地形不熟悉?

    石 不熟悉。

    赵 不知道这是哪?前边是高庄,后边是赵庄,这,是马家河子。

    吴 马家河子?

    赵 你的明白?

    吴 不明白。

    赵 这是有革命传统的老区。你这一摁喇叭就像当年消息树倒下一样,

    别说人哪,就那些喘气的:鸡也不听喝了,猪也不让摸了,狗也

    上山坡了,池子里的王八也吓休克了,都怕轮到自己上桌了。

    吴 闹半天,你把我们当吃饭的了。

    赵 哎呀,别谦虚了。就你这腐败肚子,光吃不拿就挺好了。

    石 大爷呀,吃饭是小事。

    赵 啊,喝酒是大事。

    石 没那意思。大爷,这条破路有多少年了?

    赵 老多年了。

    石 什么车都陷里?

    赵 毛驴车就不陷里。

    吴 人家说的是机动车。

    赵 我知道是机动车,你激动啥呀?我问你,大炮车是机动车不?

    吴 废话。

    赵 就没陷里。

    石 怎么的呢?

    赵 那是当年八路的。老百姓给抬出来了。

    石 啊。

    赵 坦克车厉害不?到这就陷住了。

    石 怎么的呢?

    赵 那是小日本的。老百姓给它挖坑。当年,我就是游击队尖刀排挖坑组

    的坑长。这一带都有我设计的坑,那是大坑套小坑,深坑套老坑,坑

    里还有水,水里还有钉,进去就没影。

    吴 今天的坑也是你给挖的吧?

    赵 得了吧,你没长心哪,当年挖坑是对付日本鬼子的,今天修还修不过

    来呢!

    石 大爷,听说山里有很多土特产品?

    赵 满山都是宝,就是运不出去了。这不,前两天来个外商,相中了咱们

    的山橛菜。人家管那叫绿色食品,说是要在城里建加工厂。

    石 那可是好事。

    赵 实际一考察人家就明白了,存在着运输问题,说要用汽车运得现修路;

    要是用毛驴车运,绿色食品到城里就变黑色食品了。要是用直升飞机

    硬拔吧,还不够油钱。

    石 结果怎么样啊?

    赵 结果人家外国人办事非常果断。说了三句话把事就办明白了。

    石 说啥了?

    赵 非常深情。

    石 咋说的?

    赵 发人深思?

    石 哪三句?

    赵 白白。白白。白白了。

    石 看来这路不好,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啊!

    赵 可不是咋的,这些年来为了就乎这破道,这不家家养驴吗。就这条驴能对付这

    条破路。

    吴 哎,大爷,一提驴,我就想起来了,你能不能把驴借我们,帮助把车拉出去。

    赵 你太单纯了,干一天活了,需要休息。

    吴 你让它给咱加个班呗。

    赵 你当它是司机哪,说加班就加班,我告诉你,这条驴是我和老伴的心肝宝贝。

    在家地位比我都高,平时让我老伴给惯坏了。超过二百斤,拒载;一百斤,我

    得替它扛一半。有一次磨包米面,就二十斤。回来的路上,我老伴咋看咋心

    疼,最后把包米面从驴身上拿下来,自个背上了,骑驴就回来了。

    吴 大爷,你要实在心疼驴,咱花钱雇它。

    赵 少整那事。现在有些人办点儿事就想钱、钱。钱。就好像没钱什么也办不了似

    的。那你给多少钱哪?

    吴 你看,还不是要钱吗?

    赵 我跟你说句笑话,你要真给,咱还不要。今天不要钱给你拉一次让你看看老区

    人民的觉悟。

    吴 大爷,谢谢你了。

    赵 谢啥呀,要卸就赶紧卸驴。(做栓套状,铃铛响)

    石 小吴啊,帮大爷忙乎忙乎。

    赵 你把套给拴上。你过来。吁!你站下干啥?没说你。你过来。你、驴、我,咱

    爷仨在前边拽。

    吴 什么玩意?

    赵 啊,你、我加驴这不还咱仨吗,在前边拽。(指石)你把方向。

    石 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哪能让您在前边拽呢!您老把握方向。

    赵 这样决定完全正确。

    吴 等等!你会左打轮,右打轮吗?

    赵 你忘了,咱们俩是同行了。这跟赶毛驴车有啥区别呀!吁、吁、吁!就是往

    左;喔、喔、喔!就是往右;驾!就是前进;稍!就是倒档;吁……(长

    音)!踩煞车了。

    石 好,好!我们准备好。

    赵 准备好了?驾!

    吴 等等!你咋喊呢?这前边是人。

    赵 你咋这么事儿呢,目前你们仨的主力是驴,我喊“前进”,它能听懂吗?

    石 好,好!只要车能出去,喊啥都行啊!

    赵 不行。这么喊是缺少文明礼貌,这么的吧,你到后边推,你也到这来推。这天

    窗能不能打开

    吴 你打这玩意干啥呀?

    赵 我摇晃鞭子呀。

    吴 坐轿车你摇晃哪路鞭子呀?

    赵 我摇鞭子赶驴,喊口号指挥你俩,这不都有了吗?

    石 好好,打开。

    赵 注意了。驾!前腿绷。驾喔!后腿蹬,腰板使劲往下弓!喔吁!(吴一闪,赵

    摔下车)你干啥呢?你螃蟹吃多了,咋净使横劲哪!

    吴 你喊那叫什么玩意儿啊!一股子一股子的。

    石 大爷呀,您喊有点儿节奏的,气氛强的。我们好使上劲儿呀。

    赵 好,你们听着啊!驾!“这条道哇没人修啊,全是坎来尽是沟哇。坐轿车的来

    喝酒哇,喝完小酒往回溜哇。驾!这条路哇真特殊哇,多少年来不给铺哇,春

    耕化肥运不进,大棚柿子运不出哇!老百姓急得哇哇哭啊!”

    石 (接喊)“叫声大爷你别发怒哇,这回我心里有了数哇。要是不修好这条路,

    那算什么好干部哇!”

    赵 吁……你说啥?要修这条路?

    石 对!

    赵 真事吗?

    石 马上就修。

    赵 你说的能算吗?

    吴 这是新来的石县长。

    赵 石县长?就是给乡亲们修桥的那个老石?

    吴 对呀!

    赵 你咋不早跟我说呢!(转身与石握手)这回可算来个干实事的县长。真要修

    路?

    石 我今天就是特意考察这条路来了。

    赵 太好了,老少爷们要是知道这件事……(欲跪下,被石扶起)那啥,刚才我说

    的那些话,你可千万千万……

    石 没关系。

    赵 别没关系呀!你得往心里去呀。

    石 放心吧!您老的话,我是牢牢的记在心里了。这条路要是再不修车陷里边,大

    家能给它抬出来,这人心要是陷里边……

    赵 好,好!有你这句话……今个咱要像当年抬八路的炮车一样,把你这车给抬出

    来!你等着。

    吴 你回村喊人去呀?

    赵 不用,我老赵三声鞭响,乡亲们就立刻到场,来接县长。(挥动鞭子,传出三

    声鞭响。喊)乡亲们!高粱米饭炖大豆腐准备好!县长给咱修路来了。抬车!

    [众人的号子声

    “老少爷们搭把手,嘿哟,嘿哟!抬起来,往前走,嘿哟,嘿哟脚下的路,

    看清楚,嘿哟,嘿哟!黑的是泥,黄的是土,嘿哟嘿哟!上山坡,把劲鼓,

    有希望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哟!………
    赵本山小品《三鞭子》是哪一年春晚演出的
    1996年
    紫禁城内的三鞭子是怎么回事
    这种仪式在清朝以前就有,成为净鞭或者静鞭。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谈保持安静,各归各位。

    静鞭:一称鸣鞭,仪仗的一种。上朝时,鸣鞭振响,叫人肃静。百官上朝,司职太监挥鞭作响,净鞭三下,百官就象羊群一样,朝皇帝的办公室走去,用的是长鞭。

    这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朝会”(朝廷举行重大典礼时接受群臣朝拜)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
    “鸣鞭”就是“响净鞭”。清朝从康熙八年以后,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还有一次是典礼完毕,又响三下净鞭,皇帝起驾回宫,群臣才退下。
    “鸣鞭”或“响净鞭”是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
    三鞭子的小品台词

    赵大爷——60多岁。农民。手拿红缨鞭,挎手电筒和水壶,简称赵。(赵本山饰)
    石县长——40岁,朴实,简称石。(李海饰)
    小 吴——30岁,司机,戴眼镜,简称吴。(范伟饰)
    吴 我说县长啊,还没人吗?
    石(上场)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来,小吴呀咱们自己想想办法。
    吴 你说这老破道,你让我想啥办法呀!
    石 来,看看什么原因。
    吴 哎呀,县长呀!这车越陷越深。排气管子让泥糊住了……
    赵 (赶车吆喝上)得驾喔吁……驾!驾!
    吴 我说你干什么,你干什么!老破毛驴子往哪赶哪?
    赵 咋的,往前赶呵!
    吴 没看这撅个人吗?
    赵 你别动,你过来,看看,就这造型谁看出是个人来,把毛驴子给我吓毛了。
    吴 老头你咋抬杠呢!
    赵 黑灯瞎火你这车在道中间干什么玩意?
    吴 干啥呢,这车不陷里了吗。
    赵 (打手电筒蹲下看)哎呀,是个轿车呀!陷的好呵!
    吴 什么玩艺?
    赵 陷的是好深呵!赶快开,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石 大爷,我们正想办法呢。
    赵 赶快想!
    吴 (不愿意地)道在这摆着呢!谁也没拦着你!
    赵 废话!一共就这么宽的道你在中间一停,我怎么走!
    吴 愿咋走咋走。
    赵 你说的,我在你车上赶过去!
    吴 你敢?把你卖了,你也赔不起!
    石 (说吴)你怎么说话呢!
    赵 你说把谁卖了?
    石 (解释)老大爷,我们的车呀……
    赵 我不跟你说,我跟你们的领导说。
    吴 谁是领导,这是领导,我是司机。
    赵 司机呀?
    吴 司机咋地?
    赵 司机你牛啥呀?你是开车的,我是赶车的,咱们俩同行,统称——车老板子。你牛啥呀!
    吴 饿了大半天了,谁愿意在这和你扯闲蛋咋地?
    赵 你饿了大半天,我这毛驴子也一天没进餐了。
    吴 (生气地)你怎么说话呢?
    赵 你怎么说话呢!
    石 小吴,你咋这么没礼貌呢!大爷,你老是前边这个村的吧?
    赵 对呀,这不马上要到家了吗。
    石 正好,我们也上你们村去。
    赵 我也看出来了。
    石 大爷,我们车出不来,你的车也过不去呀!您老路熟,给想想办法。
    赵 没啥办法啊,就这老破路,赶上这破天,再整个这破司机。
    吴 你说谁是破司机?
    赵 说你还冤你了,就你这模样长的就违章了。你这老近视眼开什么车,你给我赶毛驴车,我都不用。
    吴 不你明白不,这是平镜。
    赵 把车开这样你还平静,(问石)你能平静吗?
    石 (笑)哎,大爷呵,您还是给想想办法吧。
    赵 办法有,找人往外抬。
    吴 上哪找人去?车喇叭都摁没电了,也没叫出半拉人来。
    赵 (惊讶地)什么?你摁喇叭了?完了,完了,完了。摁喇叭干啥呀?
    石 怎么的了?
    赵 还没吃饭吧?
    石 没有。
    赵 完了,车出不去了,饭也吃不着了。这村你没来过吧?
    石 没有。
    赵 地形不熟悉?
    石 不熟悉。
    赵 不知道这是哪?前边是高庄,后边是赵庄,这,是马家河子。
    吴 马家河子?
    赵 你的明白?
    吴 不明白。
    赵 这是有革命传统的老区。你这一摁喇叭就像当年消息树倒下一样,别说人哪,就那些喘气的:鸡也不听喝了,猪也不让摸了,狗也上山坡了,池子里的王八也吓休克了,都怕轮到自己上桌了。
    吴 闹半天,你把我们当吃饭的了。
    赵 哎呀,别谦虚了。就你这腐败肚子,光吃不拿就挺好了。
    石 大爷呀,吃饭是小事。
    赵 啊,喝酒是大事。
    石 没那意思。大爷,这条破路有多少年了?
    赵 老多年了。
    石 什么车都陷里?
    赵 毛驴车就不陷里。
    吴 人家说的是机动车。
    赵 我知道是机动车,你激动啥呀?我问你,大炮车是机动车不?
    吴 废话。
    赵 就没陷里。
    石 怎么的呢?
    赵 那是当年八路的。老百姓给抬出来了。
    石 啊。
    赵 坦克车厉害不?到这就陷住了。
    石 怎么的呢?
    赵 那是小日本的。老百姓给它挖坑。当年,我就是游击队尖刀排挖坑组的坑长。这一带都有我设计的坑,那是大坑套小坑,深坑套老坑,坑里还有水,水里还有钉,进去就没影。
    吴 今天的坑也是你给挖的吧?
    赵 得了吧,你没长心哪,当年挖坑是对付日本鬼子的,今天修还修不过来呢!
    石 大爷,听说山里有很多土特产品?
    赵 满山都是宝,就是运不出去了。这不,前两天来个外商,相中了咱们的山橛菜。人家管那叫绿色食品,说是要在城里建加工厂。
    石 那可是好事。
    赵 实际一考察人家就明白了,存在着运输问题,说要用汽车运得现修路;要是用毛驴车运,绿色食品到城里就变黑色食品了。要是用直升飞机硬拔吧,还不够油钱。
    石 结果怎么样啊?
    赵 结果人家外国人办事非常果断。说了三句话把事就办明白了。
    石 说啥了?
    赵 非常深情。
    石 咋说的?
    赵 发人深思?
    石 哪三句?
    赵 白白。白白。白白了。
    石 看来这路不好,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啊!
    赵 可不是咋的,这些年来为了就乎这破道,这不家家养驴吗。就这条驴能对付这条破路。
    吴 哎,大爷,一提驴,我就想起来了,你能不能把驴借我们,帮助把车拉出去。
    赵 你太单纯了,干一天活了,需要休息。
    吴 你让它给咱加个班呗。
    赵 你当它是司机哪,说加班就加班,我告诉你,这条驴是我和老伴的心肝宝贝。在家地位比我都高,平时让我老伴给惯坏了。超过二百斤,拒载;一百斤,我得替它扛一半。有一次磨包米面,就二十斤。回来的路上,我老伴咋看咋心疼,最后把包米面从驴身上拿下来,自个背上了,骑驴就回来了。
    吴 大爷,你要实在心疼驴,咱花钱雇它。
    赵 少整那事。有些人办点儿事就想钱、钱。钱。就好像没钱什么也办不了似
    的。那你给多少钱哪?
    吴 你看,还不是要钱吗?
    赵 我跟你说句笑话,你要真给,咱还不要。今天不要钱给你拉一次让你看看老区人民的觉悟。
    吴 大爷,谢谢你了。
    赵 谢啥呀,要卸就赶紧卸驴。(做栓套状,铃铛响)
    石 小吴啊,帮大爷忙乎忙乎。
    赵 你把套给拴上。你过来。吁!你站下干啥?没说你。你过来。你、驴、我,咱爷仨在前边拽。
    吴 什么玩意?
    赵 啊,你、我加驴这不还咱仨吗,在前边拽。(指石)你把方向。
    石 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哪能让您在前边拽呢!您老把握方向。
    赵 这样决定完全正确。
    吴 等等!你会左打轮,右打轮吗?
    赵 你忘了,咱们俩是同行了。这跟赶毛驴车有啥区别呀!吁、吁、吁!就是往左;喔、喔、喔!就是往右;驾!就是前进;稍!就是倒档;吁……(长音)!踩煞车了。
    石 好,好!我们准备好。
    赵 准备好了?驾!
    吴 等等!你咋喊呢?这前边是人。
    赵 你咋这么事儿呢,你们仨的主力是驴,我喊“前进”,它能听懂吗?
    石 好,好!只要车能出去,喊啥都行啊!
    赵 不行。这么喊是缺少文明礼貌,这么的吧,你到后边推,你也到这来推。这天窗能不能打开
    吴 你打这玩意干啥呀?
    赵 我摇晃鞭子呀。
    吴 坐轿车你摇晃哪路鞭子呀?
    赵 我摇鞭子赶驴,喊口号指挥你俩,这不都有了吗?
    石 好好,打开。
    赵 注意了。驾!前腿绷。驾喔!后腿蹬,腰板使劲往下弓!喔吁!(吴一闪,赵摔下车)你干啥呢?你螃蟹吃多了,咋净使横劲哪!
    吴 你喊那叫什么玩意儿啊!一股子一股子的。
    石 大爷呀,您喊有点儿节奏的,气氛强的。我们好使上劲儿呀。
    赵 好,你们听着啊!驾!“这条道哇没人修啊,全是坎来尽是沟哇。坐轿车的来喝酒哇,喝完小酒往回溜哇。驾!这条路哇真特殊哇,多少年来不给铺哇,春耕化肥运不进,大棚柿子运不出哇!老百姓急得哇哇哭啊!”
    石 (接喊)“叫声大爷你别发怒哇,这回我心里有了数哇。要是不修好这条路,那算什么好干部哇!”
    赵 吁……你说啥?要修这条路?
    石 对!
    赵 真事吗?
    石 马上就修。
    赵 你说的能算吗?
    吴 这是新来的石县长。
    赵 石县长?就是给乡亲们修桥的那个老石?
    吴 对呀!
    赵 你咋不早跟我说呢!(转身与石握手)这回可算来个干实事的县长。真要修路?
    石 我今天就是特意考察这条路来了。
    赵 太好了,老少爷们要是知道这件事……(欲跪下,被石扶起)那啥,刚才我说的那些话,你可千万千万……
    石 没关系。
    赵 别没关系呀!你得往心里去呀。
    石 放心吧!您老的话,我是牢牢的记在心里了。这条路要是再不修车陷里边,大家能给它抬出来,这人心要是陷里边……
    赵 好,好!有你这句话……今个咱要像当年抬八路的炮车一样,把你这车给抬出
    来!你等着。
    吴 你回村喊人去呀?
    赵 不用,我老赵三声鞭响,乡亲们就立刻到场,来接县长。(挥动鞭子,传出三声鞭响。喊)乡亲们!高粱米饭炖大豆腐准备好!县长给咱修路来了。抬车!
    [众人的号子声]
    “老少爷们搭把手,嘿哟,嘿哟!抬起来,往前走,嘿哟,嘿哟脚下的路,看清楚,嘿哟,嘿哟!黑的是泥,黄的是土,嘿哟嘿哟!上山坡,把劲鼓,有希望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哟!………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