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于谦(明朝于谦的结局)

    明朝于谦影视资讯人气:589时间:2021-12-17 19:17:15

    于谦是明朝的哪个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即以谋逆罪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下狱,初尚言“于谦实有功”而不忍杀之,因徐有贞力主“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遂于五日后斩于谦、范广于西市。天下冤之,后英宗亦悔。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明朝的于谦谁来介绍一下?

    明朝于谦的结局

    明朝于谦最后被朝廷所斩决。

    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英宗。英宗宠信太监王振,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兵部侍郎于谦为了断绝瓦刺利用明英宗进行政治讹诈的阴谋, 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布署保卫北京的各项事宜。

    在于谦的领导下,北京军民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败退出长城之后,觉得继续扣留英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把他放了回来。景泰把这位“太上皇”安置在南宫“颐养天年”。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

    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谦实有功)。”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

    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扩展资料:

    于谦轶事典故:

    于谦一生都在家里恭恭敬敬地供奉文天祥的遗像和牌位,就像供奉自己于家的祖先一样,甚至比供奉自家的祖先还要虔诚。

    据传于谦出生前的那个晚上,他的父亲于仁做一个梦,梦见一个绯袍金幞的神对他说:我感动于你们于家对我的供奉,也感动于你们于家一门忠义,所以我文天祥打算转世投胎,来做你们于家的子嗣。

    于仁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赶快口称逊谢,说不敢当。但梦中那位金神说完转眼就不见了。于仁醒来不久,于谦就出生了。而于仁之所以给孩子起名叫“谦”,就是“以志梦中逊谢之意”,就是说对于文丞相的盛意,他心里还一直惴惴受之不安。

    参考资料:百科-于谦


    明朝的于谦的故事
    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棒禄。

    公元1449年,蒙古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消息传到京城,有人主张南逃,有人主张投降。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痛斥种种逃跑主义投降主义,调集各路兵马保卫京城。敌方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谦却义正词严地质问:到底国家民族重要,还是英宗的个人生命重要?坚决拒绝敌军最后通牒。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侵略者见死伤惨重捞不到半点油水,又顾虑中原毕竟国大力大,正所谓烂船尚有三斤钉,一个不小心被于谦反攻过来恐怕后果堪虞。就卖个顺水人情,在退军之时将明英宗送回明朝廷。明英宗回朝登位不思于谦抗敌之功,却恨于谦不听蒙古兵之劝,几乎命丧刀下,就找个借口把于谦下狱,随即斩首,一泄私愤。一直到明英宗死后,明献宗登位,才为了平息民愤收买人心,下令为于谦落实政策,平反昭雪。生衰死荣,令人握。怪不得民谚说:忠忠直直,终须乞食,奸奸狡狡,朝煎晚炒。
    明朝于谦作品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 一作:万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 一作:全不怕)

    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立春日感怀

    明代: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北风吹

    明代:于谦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岳忠武王祠

    明代: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明朝于谦的诗
    [明] 于谦
    收录:23首

    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3
    《北风吹》
    北风吹,
    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

    4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
    《入京》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6
    《岳忠武王祠》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展开全文

    7
    《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8
    《春晓》
    昼静暖风微,帘垂客到稀。
    画梁双燕子,不敢傍人飞。

    9
    《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10
    《平阳道中》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11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12
    《古意》
    妾颜如花命如叶,嫁得良人伤远别。
    别来独自守空闺,夜夜焚香拜明月。

    13
    《题画》
    江村昨夜西风起,木叶萧萧堕江水。
    水边摐蓼正开花,妆点秋容画图里。

    14
    《采莲曲》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15
    《秋闺》
    深闺夜胜年,刀尺如冰冷。
    缝纫不成眠,辘轳响金井。

    16
    《春日登楼》
    柳条如翠线,万缕织春愁。
    遮断东风路,无缘入画楼。

    17
    《暮春小雨》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
    好湿香尘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归。

    18
    《落花吟》
    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
    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

    19
    《惜春》
    无计留春住,从教去复来。
    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

    20
    《夏日忆西湖》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217《拟吴侬曲(三首)》
    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恩深怨亦深。
    刻木为鸡啼不得,元来有口却无心。

    22
    《拟吴侬曲(三首)》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23
    《拟吴侬曲(三首)》

    侬在西边郎在东,深堂宅院几重重。

    浮麦磨来难见面,厚纸糊窗不透风。
    明代于谦的故事
    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属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晚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