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750影视影视问答人气:140时间:2022-04-11 06:17:25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前天,是郎朗39岁的生日。

    今年39岁的他,在妻子吉娜的陪伴下,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其实如今提到郎朗,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钢琴。

    毕竟在过去的这几十年,他取得了太多的成就。

    2002年8月,郎朗在德国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他是该项大奖当年唯一得主。

    2005年,郎朗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钢琴家,被美国总统称赞为“世界和平使者”。

    2008年,他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11年,郎朗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荣誉博士学位,成为历届博士学位中最年轻的音乐家,也是有史以来获得此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可以说如今的郎朗,已经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

    只不过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好奇到底是谁成就了郎朗。

    其实回看他这一路走来,如果说真的有人成就他。

    郎朗父亲郎国任,一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1

    郎国任成长在沈阳的一个文艺世家。

    祖父曾在当地办了一所学校,颇有威望,郎国任父亲也十分热爱文艺。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郎国任自小就十分喜好文艺。

    他童年学吹过笛子,后来又迷上了二胡。

    只不过由于家里生活条件拮据,买不起二胡。

    一心向往艺术的他,还亲自动手自制了一把二胡。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郎国任就这样吹着自己的二胡长大。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依旧热爱不变。

    考大学的年龄,还考上了辽宁沈阳空军文工团,成了一名二胡演奏员。

    虽说也是玩音乐,但彼时的郎国任总有点不甘心,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

    成为一名艺术家。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遗憾的是生活还得继续,抱着伟大的“梦想”,他也只能过着平凡的生活。

    1982年6月,成家立业的郎国任有了第一个孩子。

    他给取名郎朗,寓意明亮。

    只是和别的“准爸爸”,期待孩子降生不一样。

    郎国任除了期待儿子降生,更期待的是:

    儿子出生后,可以喜欢音乐。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于是孩子还没生出来的时候,朗国任就把钢琴买好了。

    他每天拿着破旧的收音机放贝多芬、莫扎特,跟老婆商量:

    不管男孩女孩,一定要学钢琴。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至于为什么是钢琴,而不是他擅长的二胡,因为他琢磨着:

    二胡是民族乐器,不容易走向世界,钢琴可是西洋乐器。

    他渴望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名艺术家,走向世界。

    可以说在郎朗还没出生时,郎国任就给他安排好了道路。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2

    不知道是“天意”,还是郎国任的“偏执”。

    据说郎朗第一次和钢琴打交,是在1984年的某个午后。

    那一年,郎朗才两岁。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当时的他,看着《猫和老鼠》里汤姆猫身穿燕尾服,系着领结,活灵活现地弹钢琴,竟然看痴了。

    模仿着汤姆猫,郎朗也踮着脚,跑去家里的立式钢琴边,弹出几个与电视里相似的零碎音调。

    本来大中午的,朗国任还在犯困。

    听到儿子弄出的声响,他立马就来了精神。

    郎国任好像看到了希望一样。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他觉得儿子是个天才。

    甚至为了确认,他还特地找了好几个专家试郎朗的反应和灵敏度,结果如他所料:

    郎朗在音乐方面真的有“天赋”。

    于是一段时间后,他就带着郎朗拜访沈阳最好的音乐老师朱雅芬教授。

    听郎朗弹了一会儿钢琴,朱教授顿了一会儿:

    我会收他做学生,郎朗有天分。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本来这样的事情,朱雅芬经常见,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没想到郎国任不一样,他接着追问:

    您认为郎朗到底多有天分。

    郎朗一定要在全中国弹钢琴拿第一名。然后是在全世界。这可能吗?

    可以说那时候的郎国任,是真的对儿子寄予厚望。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也是因为此,郎朗5岁那年,他就定了第一个目标:

    成为沈阳市十岁以下儿童钢琴竞赛的冠军。

    不得不说,郎朗确实有天赋,童年的他真的完成了父亲的目标。

    这样一来,更让郎国任看到了希望,他雄心勃勃地想:

    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走向世界!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于是他给郎朗制定了严格的练琴计划,只要他一停下来,就会冲着他怒吼:

    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回你的钢琴那里去!

    在这样的重压下,郎朗成长得特别快。

    年少的他名气也越来越大,只是许多年后,回忆起童年时代,郎朗却“悲伤”地说道:

    我父亲常常谈论这个第一名,那个第一名。

    成为第一名,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3

    虽说郎朗的童年“不快乐”,可郎国任却是乐在其中。

    眼看着郎朗越来越好,他做了一个更疯狂的决定:

    辞掉工作,带孩子去大地方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

    1992年,在邻居的嘲笑下,他真的这样做了。

    那一年,郎朗10岁。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辞职的郎国任,带着郎朗到北京求学。

    他们租住在一间脏乱公寓的地下室,住宿环境极差,几家人共用一间卫生间。

    天热的时候,舍不得用电的郎国任,只能将薄书作扇,替正在练琴的郎朗扇风。

    但就是这样,还经常吃不上饭。

    因为当时他们的生活费和学费,全靠郎朗母亲周秀兰节衣缩食省下的工资。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可母亲的工资也很少,为了能攒下更多的钱学音乐,父子俩吃着最便宜的打折蔬菜,忍着邻居动辄上门抱怨的声音……

    不过就算如此,郎国任也一直没有放弃。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后来他更是到处求人、说了不少好话,给郎朗找了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当老师。

    只是教授似乎看不上郎朗,经常是他还没弹一会儿,就会被叫停,教授不苟言笑地说:

    弹琴像东北人种土豆,精神头儿像打、砸、抢。

    他是成不了大气的,甚至连音乐学院都上不了。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教授的话,让郎国任想要儿子扬名中外的想法,成了一个笑话。

    他第一次感到“无力”。

    只是那时的郎国任,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他对郎朗的要求只有一个:

    要当就当第一,要练就像活不过明天那样去练。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偏偏那个时候,成长中的郎朗,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自小就只有钢琴的他,叛逆的想要玩、想要看外面的世界。

    父子俩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恨铁不成钢的郎国任,多次打郎朗,甚至还对他歇斯底里地咆哮:

    你没有理由再活下去了。

    边说边递给他药瓶,给他两个选择,跳楼,或是吞药。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每次这个时候,郎朗都只能耐下心来,继续好好的练琴。

    虽然后来郎国任说,当时的“药”不过是一些普通药丸。

    可那些东西,却成了郎朗多年后,都无法忘却的噩梦。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4

    郎朗就是在这样的噩梦中长大的。

    他确实很不容易。

    并且最难得的是,高强度的压力下,郎朗走了出来。

    昔日的“少年”,最后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头顶着国际钢琴家的头衔,接受亿万人的喝彩。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只不过午夜梦回时,他偶尔还会想到那些“苦难”的日子。

    那既成就了他,却也差一点毁了他。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虽说如今的郎朗成功了,许多人回看他和父亲郎国任的那段“苦难”经历时,会感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不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那样的重压,就像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不止一次地说:

    郎朗的成功,不值得效仿,也不可复制。

    郎朗和他父亲访谈(郎朗当爸爸称变化极大)

    全文完

    是结束也是开始。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