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将发射“引力拖车”避免天地大冲撞
为避免小行星“阿波菲斯”可能在2036年与地球相撞,美国宇航局决定为其装上一个无线电跟踪仪,以跟踪监视它的确切轨道。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紧密合作,用各种办法来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安放跟踪器
据NASA报道,2013年是观察“阿波菲斯”空间运行轨迹的最佳时机。届时,如果观察结果证实了这块太空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搭载着无线电跟踪器的太空船将在10年内启程飞往“约会”地点。倘若跟踪仪显示小行星确实将与地球相撞,美国宇航局将设法使其偏离原来的轨道以避开地球。
2.“引力拖车”
美国宇航局准备在“阿波菲斯”2029年飞临地球时,用“引力拖车”将其引开。在2029年小行星经过地球附近时,只需发射一枚约1吨重的“引力拖车”飞船,就可以明显改变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为做到万无一失,科学家还需要进一步考核。第一步,在地面进行观测,计算“拖”开小行星的可行性;第二步,研究人员应该演习考证“引力拖车”成功几率;第三步,以前已有飞船靠近小行星进行空间勘测,收集的数据对“引力拖车”很有帮助。“引力拖车”是一种创新思维。之前防撞击是利用爆炸的反冲力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而“引力拖车”不再需要爆炸,而且没有核污染。
3.发射太空飞行器
美宇航局宇航员卢杰和斯坦利·洛沃已拟定一个方案:发射一艘太空飞行器,利用其对“阿波菲斯”小行星产生的引力,让它不会撞上地球。有科学家提出,可以让太空飞行器以与小行星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与它“并肩而行”,当两者达到相对静止的时候,用机械臂去“推一下”,改变其运行轨道。还有人提议在小行星上安置“巨型火箭驱动器”,改变其轨道;或者在太空中放置一个巨大的聚光镜,反射太阳光将小行星汽化。
4.建太空保护网
一个直径1公里左右或者更大的近地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足以造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这一事实一直激励人们为地球制作一个保护网,并让人们思考:如何才能使这些可能引起灾难的小行星转移方向。“太空护卫项目”则是由一群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组织、机构共同担当,其中一些组织接受了NASA的资金支持,承诺满足美国国会的要求,即在2008年以前测定90%直径1公里以上的近地小行星。2003年,NASA又提出一个项目,建议在2028年以前投入25亿至45亿美元的资金,测定90%直径在14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
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指出:要避免“杀手”小天体撞地球,首先应该建立全球性的联测网和预警系统,操控世界各地的望远镜以探测并跟踪可能给地球造成伤害的小天体;其次制定一个所谓应对它们的应急计划;再次应该配备更先进的观测设备,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材,做好这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
如何避免天地大冲撞的悲剧
避免天地大冲撞(即避免小行星撞地球)
实践证明,宇宙空间小天体撞击地球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避免。但是否产生全球性的破坏性则不一定,何时会撞击也难以预测。
如果小行星的轨道离地球近了,从由围绕太阳转变成围绕地球转,掉下来就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距离地球3.8万公里就是地球的势力范围,在这个区域内运行的小行星必定会撞击地球,但其都有一个陨落的过程,需要经过绕转到能量降低,圈数缩小,然后进入大气层。地球周围的这些小行星的陨落,不碍大局,只是一种局部性的破坏。但如果是直径较大的小行星,比如几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破坏就足以毁灭一座城市。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程度高的地方,其毁灭性将更加严重。如果是直径1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会引起全球性的灾难。
如何避免天地大冲撞
美国:美国宇航局决定为其装上一个无线电跟踪仪,以跟踪监视它的确切轨道。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紧密合作,用各种办法来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安放跟踪器 据报道,2013年是观察“阿波菲斯”空间运行轨迹的最佳时机。届时,如果观察结果证实了这块太空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搭载着无线电跟踪器的太空船将在10年内启程飞往“约会”地点。倘若跟踪仪显示小行星确实将与地球相撞,美国宇航局将设法使其偏离原来的轨道以避开地球。
“引力拖车” 美国宇航局准备在“阿波菲斯”2029年飞临地球时,用“引力拖车”将其引开。在2029年小行星经过地球附近时,只需发射一枚约1吨重的“引力拖车”飞船,就可以明显改变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为做到万无一失,科学家还需要进一步考核。第一步,在地面进行观测,计算“拖”开小行星的可行性;第二步,研究人员应该演习考证“引力拖车”成功几率;第三步,以前已有飞船靠近小行星进行空间勘测,收集的数据对“引力拖车”很有帮助。“引力拖车”是一种创新思维,不再需要爆炸,而且没有核污染。
天地大冲撞的专家预警
21世纪以来,天文学家一次次关于天地大冲撞的预警,引起地球人类的阵阵恐慌。人们迫切需要知道:天体是否会撞上地球?人类究竟能否成功地防御天体对地球的撞击?
2004年9月29日,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发布了一条消息:一颗名叫“图塔蒂斯”的小行星,这一天从距离地球154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
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154万公里似乎已经相当遥远了。然而,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这个距离仅仅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4倍,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地球了。“图塔蒂斯”小行星长达4.6公里,宽约2.4公里。科学家们通过模拟试验发现,一颗直径100米的小行星如果撞到地球上,撞击力相当于100万吨级的原子弹。如果直径超过1公里的小行星,则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灾难。尽管事实表明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几率为零,然而庆幸之余人们还是担心,小行星“图塔蒂斯”在今后会不会被地球引力捕获并发生撞击,是否会给地球带来巨大灾难?1994年“休梅克——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发生的大规模碰撞,则是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最壮观、最惨烈,也是最为恐怖的一次天体撞击。运行到木星附近的伽利略探测器,以及哈勃望远镜恰好赶上了这次撞击,并进行了及时拍照。对于了解木星,这显然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绝好机会。
木星的遭遇,为研究地球漫长的演化史提供了有形的参照,同时也再次引发了人类对于地球命运的严肃思考——如果类似的撞击发生在地球上,那会造成何等不堪设想的后果呢?墨西哥尤卡坦半岛,1980年以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特别关注。科学家们发现,这个环形山大约形成于6500万年前?熏富含高浓度的铱元素。根据这点科学家推断: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曾经与地球发生过猛烈撞击,撞击地点就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撞击同时释放出了地球本身奇缺的铱元素。全球古生物界的主流观点认为,6500万年前的那次撞击,有可能导致了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70%以上的物种灭绝。然而地质勘察表明,那次可能导致了部分物种灭绝的撞击,不过是地球遭遇过的众多撞击中的一次。在目前人类能够找到的天体撞击遗迹中,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南非“伏利德佛”陨石坑,直径长达140公里,已经有19.7亿年的历史。1976年3月,在中国吉林降下的一场陨石雨中,共坠落了较大陨石138块,最大的一块重1770公斤,被称为世界“陨石之王”。据统计,世界各地发现较大的陨石坑有140多个;每年朝着地球落下的地外物质达到500万吨之多。 撞击地球的天体究竟来自哪里?它们为什么会与地球相撞?发生撞击的几率究竟有多大?它们给地球究竟带来了什么?袭击地球的天体主要包括陨石、小行星或者彗星。在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中,那些飞到地球公转轨道附近的,被称为“近地小行星”。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些近地小行星。已经被确认的近地小行星有400多颗,直径在1000公里以上的就有将近100颗。随着对小行星监测的进一步加强,关于它们与地球发生撞击几率的计算也越来越精确。据介绍,要造成1公里到10公里级的小天体撞击地球,即会造成某种程度的物种灭绝的概率,根据现有的预测是5000万年一次。科学家们发现,小行星撞击地球,除了带给地球极为惨重的灾难以外,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从地球自身难以获取的宇宙信息。小行星上的金属含量可能非常高,其中可能包括地球上的“铂”一类的稀有金属。甚至有人估计,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的矿藏,可能价值亿万美元以上。对于科学家来说,陨石还有另外的研究价值。专家介绍说,太阳系大约是46亿年到50亿年以前形成的,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这几十万颗小行星,还是原始状态。研究它就能分析出里面的成分有没有有机分子,就能够研究出生命起源可能的途径。
人类究竟如何应对来自小行星或者彗星的袭击?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防御方案有哪些?这些方案又是否可行?科学界防御天体撞击的设想方案总共两大类。一种是将它们炸毁,破坏掉;另一种则是改变它们的运行轨道。当然,这些技术虽然在理论上都是成立的,但实际可行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有科学家设想用激光摧毁撞向地球的小天体;或者发射反物质,让入侵者在猛烈的湮灭反应中炸毁;还可以利用“太阳帆”,使它们在光压下扭转飞行方向,远离地球轨道。或者利用常规火箭把太空船发送到小行星上,把小行星推离原来的轨道。2004年8月,欧洲航天局推出了构思宏大的“堂吉诃德计划”。科学家将建造以“堂吉诃德”和“桑丘”命名的两艘太空船,用来研究某一颗近地小行星。桑丘号太空船预先到达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附近,在飞行的过程中,向小行星发射多个探测器。然后,堂吉诃德号太空船将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撞向小行星。撞击发生后,桑丘号太空船与地面太空望远镜一起监测被撞小行星,跟踪观察由撞击所产生的小行星碎片的轨迹,分析整个攻击计划是否能够改变小行星的飞行速度和方向。在未来,人类能否成功防御天体对于地球的撞击,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我们愿意坚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6500万年前天地大冲撞的那个瞬间不会在未来重演。
对越自卫反击战电影
1,《大冲撞》
《大冲撞》是1992由张晓敏执导的集剧情类电影。杰端,张晓敏参加演出。本片讲述了共同参加过越战的曾军和断了一条腿的王海洋复员回到了北京。曾军当了大酒店的保安,因为坚持正义而惹了不少麻烦。王海洋则为了挣钱而犯罪,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无影侦察队》
《无影侦察队》是胡仲球执导,王绘春等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讲述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在祖国南疆的边防前线,活跃着一支被称为“无影侦察队”的我军侦察小分队,他们神出鬼没,威震边关的故事。
3,《闪电行动》
《闪电行动》是由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朱岩、梁治强联合执导,杜振清、储智博、赵小锐、孙海英、孙成斌、祝新运等人参演。影片讲述了中国军队一支侦察小分队深入越军敌后,摧毁越军重炮阵地的故事。
4,《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是由谢晋执导,吕晓禾,唐国强,盖克,何伟,王玉梅,童超,斯琴高娃,倪大红出演的一部影片。影片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
5,《雷场相思树》
《雷场相思树》是韦廉执导的剧情片,由巫刚、胡亚捷、张建民等出演,于1986年上映。该片根据江奇涛的中篇小说《雷场上的相思树》改编,讲述5名地方大学毕业生到军校学习,报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中经历生死考验的故事。
如何避免天地大冲撞的悲剧?
哪不能算悲剧, 那是人类对抗自然规律的一次史诗般的壮举。
宫崎骏的所有作品及顺序?
是名字吗。? 1·太阳王子 霍尔斯大冒险(1968)剧场 2·穿长靴的猫(1969)剧场 3·鲁邦三世(1971)TV 4·熊猫家族(1972)剧场 5·阿尔卑斯山的少女(1974)TV 6·寻母三千里(1976)TV 7·未来少年柯南(1978)TV 8·红发少女安妮(1979)TV 9·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1979)剧场 GHIBLI时期作品(1985—— )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剧 场(票房收入:5亿8300万圆,观众人数:77万 4271人) 2·龙猫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剧场(票 房收入:5亿8800万圆,观众人数:80万1680 人)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剧场 (票房收入:21亿7000万圆,观众人数:264 万619人)
4·红猪 (红の豚) (1992)剧场(票房收入:2 7亿1300万圆,观众人数:304万9806人)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 片
6·幽灵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剧场 7·千与千寻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2001)剧 场 8·哈尔的移动城堡 (ハウルの动く城) (200 4)剧场 9·悬崖上的金鱼姬(崖の上のポニョ) (2008 )剧场 10·风之谷(风の谷のナウシカ),长篇漫 画,1982年至1994年连载。作品以假想中人类 走向衰微的未来时代为背景,以主角娜乌西卡 在战争中的各种探索为线索,内容涉及人与自 然、理想社会、生命价值和意义等多方面问题 ,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同名剧 场动画《风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年)改编 自漫画版,主题人物情节较原作都显得肤浅而 简单。一般评论指前者。 11·侧耳倾听 (耳をすませば)(1995)剧场( 又名梦幻街少女),近藤喜文任监督,宫崎骏 担任脚本,分镜等制作。
市面上很多集子胡乱收录,我也遇到过以 下这些
·萤火虫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剧场 高 畑勲 ·岁月的童话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剧 场 高畑勲 ·听见涛声 (海がきこえる)(1993)剧场 望月 智充 ·平成狸合战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 剧场 高畑勲 ·我的邻居山田君(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 山田くん)(1999)剧场 高畑勲 ·猫的报恩 (猫の恩返し)(2002)剧场 森田宏 幸 ·种山原之夜(种山ヶ原の夜)(2005) 剧场 男鹿和雄 ·地海传说(ゲド戦记)(2006)剧场 宫 崎吾郎(宫崎骏的儿子)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890.htm
天地大冲撞的科学预测
据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Brian G.Marsden 报告说,在 2028年,一个直径1.5公里(1英里)的天体将会在距地球5万公里(3万英里)处 经过,用天文学的角度来衡量属于间不容发的距离。事实上,研究人员当时并不能肯定地说这颗小行星会撞不上地球。第二天,天文学家们发现了1990年所拍到 的该天体的照片,重新计算了它的轨道,他们算出来,它将在离地球几乎1百万公里处经过,这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两倍还多。
“阿波菲斯”是天文学家已知的近800颗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之一,更是少数几颗天文学家们希望可以进一步详细研究的天体之一。
“阿波菲斯”小行星是一颗绕太阳运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状不规则,直径仅320米左右,质量约4200万吨。是在2004年6月被发现的,此后失去踪迹,直到6个月后又再次被发现。2004年圣诞前夜,科学家们在NASA的“近地天体计划”办公室中计算出,“阿波菲斯”将在2029年4月13日与地球擦身而过。科学家们通过对“阿波菲斯”小行星进行不间断地观测,并估算的数据显示,至2029年“阿波菲斯”小行星与地球的之间的距离为18640英里,这个距离比多数的通信卫星与地球的间距还要近几千英里。
当“阿波菲斯”接近地球时,其运行速度为每秒5.9公里。如果击中地球,将产生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等同于整个纽约市及其周围区域的地方都会瞬时毁灭;如果它撞击在海洋中,那么将引起毁灭性的海啸,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更猛烈。因此,天文学家如此描述“阿波菲斯”:一个致命的敌人。
2029年4月13日,黑色星期五,数以百万的人们会来到户外,抬头仰望,惊异于自己的好运。小行星“阿波菲斯”将与地球擦身而过,一个光点划过夜空,比许多人造卫星更快,比大部分恒星更明亮。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阿波菲斯”将会在30000公里的高空飞掠过地球。相比之下,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6000公里。在距离最近时,这颗小行星将会明亮得像一颗3等恒星。即使在城市的灯光中,在非洲、欧洲和亚洲肉眼可见。有记载以来,还没有人曾经见过太空中如此明亮的小行星。
科学家们预测到,2029年,当阿波菲斯在地球附近呼啸而过时,地球的引力会将这个天体扭成一种复杂的转动摇摆的状态,引力所产生的扭矩还可能将“阿波菲斯”撕裂。
这样的事件从未被见证过,科学家们将获得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机会,来观察地球的引力如何影响一颗小行星的运动状态。而这种研究,对于科学家们应对那些与地球有相撞危险的其他天体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因为小天体与地球接近时,都将发生类似的状态变化。
当小行星“阿波菲斯”于2029年在距地球表面3万多公里的高空掠过地球后,其自身状态和运行轨道将因地球引力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足以导致它在7年后,也就是2036年“击中”地球。所产生的力足以使美国德州消失,或使两个欧洲国家消失。在如此毁灭性的撞击中,地球上的生物难以逃过此劫。一位俄罗斯科学家预言,2036年某天,一颗小行星将撞击地球,其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1万颗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地球上的生物将受到毁灭性打击。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研讨会上,俄罗斯天文学家肖尔制作了一个模型,假设“阿波菲斯”击中太平洋,将会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它的冲击波掀起的灰尘,将笼罩地球上1/4的地区,这一地区里的动植物和人类将因为严寒和食物链被破坏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