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垣(清朝后期的怡亲王载垣有后人吗?)

    载垣热门资讯人气:680时间:2022-09-06 15:48:13

    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在咸丰皇帝死后,怡亲王站错了队,所以后来被废掉了。
    铁帽子怡亲王后人载垣,为何竟敢当面喷哭慈禧吓尿君王?
    八位辅政大臣同时罢工,不上班了。这一招着实厉害,国家中枢不能停止运转,一旦耽误了大事,那拉氏也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她只有将两件公文盖印下发,八大臣看到斥责董元醇的谕旨顺利盖印,欢呼庆贺,他们还听说,两宫皇太后被气得哭哭啼啼。这一回合,那拉氏完败。
      但是,慈禧就是慈禧,她知道接下来的才是关键。管你是铁帽子王还是肃六,在慈禧的面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决战一触即发!
    爱新觉罗·载垣的简介

    载垣(1816-1861),怡亲王奕勋次子,载坊异母弟,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载坊卒后,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袭怡亲王爵。历任正蓝旗汉军都统、正红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阅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和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还担任过正蓝旗总族长、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管理过镶蓝旗觉罗学,太庙袷祭和近支婚嫁,銮舆卫、虎枪营、御枪营、善扑营和崇文门正监督。道光末年,受顾命,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任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谈判,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随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十一年七月,咸丰帝崩殂,载垣和肃顺、端华等八人,再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慈禧和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后,由于阻止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载垣和肃顺、瑞华一起,被革职夺爵,赐自尽而死,年四十六岁。葬于怡亲王府的祖茔、涞水福山营村的东福地。


    清朝后期的怡亲王载垣有后人吗?继续世袭了吗?
    载垣(?-1861) 清朝大臣。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五世孙,爱新觉罗氏。1825年(宣宗道光五年)袭爵怡亲王,曾在御前大臣行走,受顾命。文宗咸丰帝即位后,渐受信用,历任左中正,宗令,领侍卫大臣。1859年(咸丰九年)僧格林沁在直隶(今河北省一带)加强海防,他奉命赴天津(今天津市)视察。次年9月,与兵部尚书穆荫同为钦差大臣,前往通州(今通县,位今北京市东)接替桂良与英、法议和。旋以谈判决裂,拘囚巴夏礼等。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1861年咸丰帝死,与端华、肃顺等八人同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掌握实权。未几,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合谋发动“祺祥政变”,迫令自尽。
    辛酉政变时的怡亲王是载垣,胤祥的直系后人,道光年间袭怡亲王,咸丰帝登基后,倍受宠倚。咸丰死在承德前任命八大顾命大臣,他和肃顺,郑亲王端华是这八大臣的领头人和核心.政变后他在北京被捕之后被赐白绢自杀.

    他死前上奏认罪恳请留下王爵之号,封与他人也好,不要辱及祖先.

    政变后,那拉氏以封世袭罔替怡亲王试探恭亲王奕忻,奕忻机警,断然拒绝,于是再封世袭罔替怡亲王一事便不再提起,从此此爵便湮没历史...
    初承袭受封辅政将军,咸丰时获封贝子、贝勒,光绪年间受命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六十岁生日时受封亲王。但因清朝於一九一一年被推翻,而庆亲王则病死於一九一三年,他的铁帽子也就无法世袭下去了
    爱新觉罗·载垣的介绍

    爱新觉罗·载垣(1816—1861年),清朝宗室、大臣。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的五世孙,世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首。曾任御前大臣行走,亲受顾命。清文宗咸丰帝即位后,渐受信用,累官左宗正、宗令、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十一年,与爱新觉罗·端华、爱新觉罗·肃顺等八人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掌握实权。同年,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载垣在北京被捕,赐白绢自尽。年四十六岁。


    咸丰帝临死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最后结局如何?
    他们的结局不好,最后所有人都死了,他们死在了内斗当中。最后皇太后垂帘听政了。
    清朝后期的怡亲王载垣有后人吗?
    爷现在还有没有后人存世?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