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勇士简介(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是谁)

    十八勇士简介影视问答人气:208时间:2022-09-14 20:41:04

    强渡大渡河的故事(简短)
    1935年5月25日凌晨,担负渡河先遣队的红1团经过一天一夜160里路的强行军,赶到了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附近,消灭了一股守敌,并缴获一条摆渡用的木船。团首长决定由一营二连

    组成渡河突击队,准备强渡。在连长熊尚林的带领下,排长罗会明,班长刘长发、郭世苍,副班长张表克、张成球,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和船工,乘着小船,在团机枪连和军团炮兵营的火力掩护下,向对岸冲去。

    安顺场渡口对岸守敌,发现红军强渡后,凭借工事极力顽抗。红军勇士们毫无畏惧,迎着弹雨勇往直前。经过激烈战斗,十七勇士击溃守敌,控制了对岸渡口,巩固了滩头阵地,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路,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年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是谁?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又是谁?

    在飞夺泸定桥的22个英雄中,到现在已经有了12位英雄是可以确认的了,当然也包括4个夺桥牺牲的英雄,而这12个英雄就是:廖大珠,李友林,刘金山,王海云,赵长发,刘梓华,杨田铭,云贵川,魏小三,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其中魏小三,刘大贵,李富仁和王洪山四个人在夺桥中战死沙场了,而李友林,杨田铭,刘金山和刘梓华是有之前的相片的。

    在飞夺泸定桥的任务中,有4名战士壮烈牺牲,总共有18名勇士幸存了下来。不过后来这些勇士都在漫长的长征途中不断牺牲,在加之相关资料缺乏对他们的记载,所以他们的名字一直未能被刻上泸定桥。不过近年来为了重拾泸定桥记忆,泸定县政府专门组织了一支调研队,想要在全国各地寻找这18位勇士的信息,并将他们的名字刻在泸定桥上,以接受后人的敬仰。

    不过这项工程是漫长且复杂的,尽管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调研队依旧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勇士们的信息。不过踏破铁鞋无觅处,调研队最终还是在江西的一处档案馆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档案馆巨大的陈列厅里,有一张红军战士刘梓华的照片,而关于这这名战士的简介,则是明确了他曾经参加过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这让调研队员喜出望外,立即向档案馆请求更多的信息,然而档案馆却以资料保密为由,拒绝向其分享。不过档案馆管理员王永棉还是向调研队员指出,这些资料都来自于河北廊坊军分区,他们可以试着向这个军分区求助。

    而后泸定县政府立即向廊坊军分区写信求助,在得到回信以后,刘梓华果然是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之一。而第一位勇士的资料,也终于被后人收集了。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于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七律长征》的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由于红军在度过这里时没有费一兵一卒,所以让人感到温暖;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相比起金沙江,这里的伤亡惨重,所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是谁

    十八勇士是营长孙继先,二连连长熊上林,二排排长罗会明,三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斗员张桂成、萧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四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斗员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孙继先,来自山东菏泽。菏泽是中华武术之乡,武风鼎盛,好手如林。受此影响,孙继先自幼对武术产生兴趣,并拜师习武,刀、枪、棒、三节棍,无所不精,一身武功出神入化。他参加革命后,由于英勇善战,常打头阵。


    扩展资料

    强渡大渡河的战斗经过: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占领了该地。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顺场一带大渡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

    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

    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八名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

    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

    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强渡大渡河


    《漠北十八勇士》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网盘云资源

    《漠北十八勇士》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fEiMfnMlLnKPoW13NBEFw

    ?pwd=u83w 提取码:u83w
    简介:
    茫茫大漠,乱世家国。隋朝末年,一段发生在异域山河的英雄史诗。


    二胡曲一枝花的演奏视频欣赏
    《一枝花》是一首知名的二胡曲,你有听过《一枝花》的二胡曲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二胡曲《一枝花》的相关内容。

      二胡曲《一枝花》的简介
      以任同祥的唢呐独奏曲《一枝花》的音乐素材为基础,曲调具有浓郁的鲁西南地区风味。恰当地运用了现代音乐技法和西方交响音乐结构思维。乐曲依据标题可分为三大部分,其中“引子”除了乐队为营造悲壮情境而写的快速序奏部分外,其余多为自由散板的二胡独奏,乐队则只做偶尔的点缀和衬托。“吟腔”段由慢板和中板构成,“快板”则由快板和急板组成。虽然乐曲进行中偶有速度的变化,但整体速度逐渐加快,呈“散、慢、中、快、急”的速度发展布局,这种渐变的处理是中国传统音乐常见的手法,也与西方现代音乐中常用的自由曲式发展原则相似,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取向。
      
      改编后的二胡曲曾用于电视连续剧《武松》中,作为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乐曲吸收了唢呐及坠琴上的大滑音、滑揉等技巧,要求尽量用传统手法来演奏,以保持作品朴实的民间特色。1982年在“全国民族器乐调演”中首次亮相即引起轰动,多年来经久不衰,已成为鲁西南风格的代表曲目。

      乐曲音调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音乐色彩。高亢嘹亮,悲壮激越。随着电视剧在全国播放。这段动人的音乐主题也得到大家的喜爱。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当听到它,就自然地联想起这位遭人陷害身陷囹圄的打虎英雄。当这首乐曲被改编成二胡曲时,就不仅仅把它当做一首纯民间乐曲来对待,而是赋予了它特定的人物形象和意境。这能使人们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产生更丰富的联想和体会,使得作品获得更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乐曲由散板、慢板、快板三部分组成,旋律层层向上发展既有变化又高度统一。乐曲一开始由低沉的中音区滑揉略带伤感,表现了英雄“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压抑心情。随着散板的发展音调提高八度突然休止,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激愤不平的情绪。散板最后落在同一个音上采用连续不断的滑揉手法忖托出一中伤感的心情。乐曲进入主题慢板部分表现出一种苍劲。悲壮的情绪,已无哀怨忧伤之感,武松他毕竟是个勇猛壮士,虽枷锁在身然豪气不减。

      在慢板里也表现了武松柔的、深情的一面。他想到从小将自己抚育成人被毒害致死的大哥寄托着无限的哀思和深情的悼念。慢板到结束前演奏出一种厚实、圆润、底气很足的音色加上激昂有力的八度大跳,表现出武松豪爽和决不屈服的叛逆性格。乐曲进入快板部分音乐具有一种“开打场面”节奏强劲、铿锵有力。在头目宋江、吴用的带领下水泊梁山众好汉齐心协力直打得朝廷江山摇摇摇欲坠,显现出梁山好汉的英雄本质。乐曲最后将梁山好汉定格在最辉煌的时期结束全曲。
      二胡曲《一枝花》的作者简介
      张式业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前卫民族乐队指挥,艺术指导。积极参与前卫民族乐队的改建与器乐改革工作,主要作品有民族器乐曲《长征忆事》、《沂蒙山》、《一枝花》、舞剧《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音乐等,曾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组工作,指挥过多部歌剧,多次应邀担任香港中乐团指挥。

    猜你感兴趣:

    1. 一枝花二胡简谱

    2. 二胡曲战马奔腾简介

    3. 100首经典二胡演奏曲

    4. 战马奔腾二胡简谱

    5. 2017国际二胡大赛

    6. 月夜二胡简谱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