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隽(1993年广东高考状元)

    林隽热门资讯人气:125时间:2022-09-20 16:17:46

    遇见我,你真不幸(罪加罪)第51章
    51.
    早晨,破旧的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一日之计在于晨,上了三节早课,温绒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了一会,中午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
      
      “温老师,怎么不进去吃,外头多热呀。”邵老师拿着饭盒坐在温绒旁边,“我们这里夏天很闷热,是不是不习惯?”
      
      温绒已经抱着饭盒在操场一角的树荫下呆了很久,这时候回过神,立即笑了笑:“我不怕热,习惯了,只是没睡好。”
      
      “睡不好吗,有心事?”
      
      温绒扒拉着早就凉透的米饭,想了想说:“没什么,不是什么大事,邵姐,不用担心我。”
      
      邵老师感慨道:“呵呵,你们能来支教真的很不容易,我们这里什么都没有,比不上城里。听说林老师最近一直失眠,大概是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他还带着伤,吃饭洗衣服都很不方便吧。”
      
      温绒顺着邵老师的目光看去,透过窗户,林隽站在讲台上,孩子们正围着他,高年纪的孩子马上就要面临升学考,如果能到镇上的中学读书,便意味着成功了第一步。他们手里拿着课本一个劲地向林隽讨教,林隽低着头,笑意流露,耐心地给孩子们一一解答,右手的石膏还未拆除,左手时不时在书本上写着什么,不经意看去的这一眼,他是温柔的。
      
      阳光毒辣,温绒眼角微疼,默默收回视线。
      
      “不知道林老师为什么会来支教,听村长说林老师原本是个生意人。”
      
      温绒专心吃饭,随口附和道:“谁知道呢。”
      
      邵老师对林隽赞赏有加:“林老师是好男人啊。”
      
      温绒一口饭没咽下去,差点被噎死。好男人,禽兽跟这三个字之间隔着几条银河,跨越几千万光年。
      
      邵老师又说:“对孩子好的男人大多是好男人。”
      
      温绒正欲反驳,转念一想,林隽虽然为人虚假,手段狠毒,但不可否认,他对子豪还是好的,于是,温绒讪讪低头,继续吃饭。
      
      “林老师。”
      
      温绒眼角瞄到林隽正往她们这里走来。
      
      “辛苦辛苦,我帮你留了饭,过来一起吃。”邵老师好心地招呼林隽。
      
      林隽从善如流地接过饭盒,看了看闷头不作声的温绒,隔了点空间坐下。坐定后,邵老师就和林隽谈开了。
      
      “林老师很喜欢孩子?”
      
      “嗯。”
      
      “看你的年纪,有孩子了吗?”
      
      “……”林隽却是沉默了下,才说,“儿子。”
      
      邵老师立马好奇:“那来这里工作,你太太支持?”
      
      “她应该是支持的。”
      
      林隽如是说,若有深意地看向温绒,温绒屏息,装作什么都没听到,她不知道林隽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今早碰到她也没问她秦谦的事,这男人到底是在酝酿什么见不得人的诡计阴谋?
      
      她夹在二人中间实在食不知味,还好秦谦再次顶着天使的光环降临。
      
      秦老师笑起来就更像天使了:“我刚从镇上回来,去买了点菜。”
      
      “你去镇上了?”
      
      温绒吃了一惊,从这儿去镇上每天只有两班车,早班车清晨5点就发出,回程就更不方便了,只有晚上一班,所以中途回来运气好的话能碰上个踩三轮顺道的,运气不好的话只能徒步。
      
      看秦老师满头大汗的模样,多数是后者,再看他手捧的饭盒,温小绒内牛满面,对她这个吃货而言,热不算什么,脏也不算什么,唯独饿要了她半条命,虽然她忍耐力坚强,但再面对一个多月未见的新鲜饭菜时依旧无法淡定。
      
      “你昨天不是说胃口不好吗,我就帮你买了点,虽然不是很多。”
      
      瞬间,小秦老师周身散发出强烈又温暖的光芒。
      
      邵老师推了推厚重的眼镜,暧昧从齿缝间泄露出来:“秦老师特地为温老师去镇上买菜,我们却只能吃到馒头白菜。”
      
      秦谦立即不好意思:“我不是那个意思……”
      
      话还没说完,林隽突然插了一句:“她吃不来虾。”
      
      秦谦一愣,忙问:“真的吗?”
      
      虾在这里不常有,今天很幸运被他买到,但也买不到几只好的。
      
      温绒想都没想抓起一只虾就往嘴里塞,还嘟囔:“谁说我不能吃。”
      
      谁知林隽突然一掌拍在温绒后背,她嘴里的虾立刻被呛了出来。
      
      温绒怒:“你做什么!”
      
      林隽把秦谦饭盒里的虾全部挑出来,慢慢道:“忘记上次过敏有多难过了?”
      
      “我带了抗过敏的药……”
      
      话一出口,温绒自知失言,林隽是下套高手,她是中招常客,于是索性不再废话,抓过虾通通吃掉。秦谦像是做了错事的孩子,慌忙要去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温绒用力嚼着虾,大有把壳都吞下去的气势。
      
      然后,在秦谦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温绒把虾消灭干净,末了,笑着对秦谦说:“你特意帮我买的怎么能不吃。放心,回去吃点抗过敏药就好了。”温绒拿出纸巾帮他擦了擦额上的汗:“快进屋休息一会,下午还要上课呢。”
      
      邵老师捂嘴偷笑,用手肘戳了戳林隽,用过来人的表情朝他使眼色,谁知林隽没有反应,树影斑驳,似乎正在隐去他唇角的浅笑。他忽然起身,挡在温绒和秦谦之间,低下头目光在她手中的纸巾上停留了一会,说:“你不是那种容易变心的人。如果为了报复我不惜伤害自己,你可以换种方式。”
      
      温绒迎上他的视线,阳光在他背后,她不得不眯起眼抵抗这种眩晕感:“不管我做什么,都和你没关系。”
      
      她没有再说什么,这样就好,把情绪控制在30度,过热过冷都是太尖锐的情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在划不来。
      
      温绒回到教室,秦谦跟在她身后,她撑着桌面,叹了口气:“你不用这么做。”
      
      昨天,在他突如其来的告白面前,她几乎是下意识就给出了回答,我不能。说出口后才发现说得太直白了,又慌忙解释道,我现在只想好好做眼前的工作,感情的事,我没有考虑那么多。
      
      她说得语无伦次,秦谦安静地听到最后,随后他说,没关系。她以为,她拒绝了,那他就不会再帮她,可谁知他今天会这么做。
      
      秦谦倒是很自然地说:“温老师不必感到有负担。”
      
      温绒急道:“可是,我不能这么理所当然地接受……”
      
      秦谦不紧不慢地打断她:“温老师不是很需要帮忙吗,好像要让他死心不是件容易的事,光靠你自己不行吧,所以,我只是在做力所能及的事。”
      
      温绒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般体贴的人,她为何要拒绝呢,可是,人就是这么犯贱,放在眼前的那杯好茶永远无法清香入心。
      
      林隽下午未见踪影,温绒也没有多想。下午课后,她和秦谦一起回到宿舍,进门前,她特意观察了一下隔壁,屋里没什么动静,他还没有回来。
      
      等等,温绒猛然清醒,她管他有没有回来,果断进屋。
      
      累了一天,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带着一身的汗味入睡,梦都会被酸死。温绒倒在木板床上摸了摸脖子,忽然觉得有点不对,手下一颗颗密密麻麻的触感一下子让她清醒。她借着灯光仔细看了看手臂,大腿,又撩开衣服,心凉了半截,这惨不忍睹的红斑是什么——她过敏了!
      
      她明明有吃过药,温绒立即从包里找出药,这一看差点没晕过去,为什么药盒里的不是她的抗过敏药?!一定是她什么时候稀里糊涂把药混错了。
      
      想当初有一次她和林隽去吃意大利餐,一个没把持住把汤里的大虾都给吃了进去,当天晚上她全身没一块地方不是红的,这还不算什么,林隽飙车把她送到医院的时候,她因为胸闷窒息已经无法自己下车,最后是林隽把她抱进去的。
      
      起红斑只是最初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吃药的话会越来越严重。这就叫病从口入,自作自受,她中午不跟林隽赌气,现在也不会大难临头。
      
      温绒想让自己冷静,可这里连个三流诊所都没有,如果真的犯毛病,她岂不是死路一条!正在这时,门口传来秦谦的声音:“温老师,我这还有多余的水,你要吗?”
      
      温绒抓过镜子看到里面那张猪头化的脸欲哭无泪,要是被秦谦看到,他指不定怎么自责。就在犹疑之间,外面秦谦的声音更响了:“温老师?”
      
      “不用了,我的水够了。”
      
      “那好。哦,我这还有些水果,也是今天早上买的。”
      
      “……你自己吃吧,我吃不下了。”
      
      “只是两个苹果。”
      
      “……”
      
      你来我往几次三番之后,门被拉开一条小缝,秦谦正奇怪,温绒忽然探出半个脑袋,伸手飞快拿过苹果,道了声谢,正要关门,一只手抢先一步顶住了房门。
      
      “好好的,蒙着脸做什么?”林隽冷不防从后面出现。
      
      温绒一惊,最不愿意这个时候这个样子被这个人看到,但又难免心虚,低着头不耐烦道:“不关你事,我累了,要睡了。”
      
      秦谦也适时说:“林老师,我们还是不要打扰温老师的好。”
      
      林隽先是一笑,忽而脸色一沉,左手猛地用力推开门,温绒没料到他敢破门而入,连连退后两步。
      
      “你这是做什么……”
      
      话还没说完,她被林隽拉到灯光下,整张猪头脸被他看了个清楚明白。
      
      温绒扭过头,羞恼异常:“林隽,你马上给我出去。”
      
      林隽再次掰过她的脸,对着猪头脸严肃道:“都这个样子了,还要跟我怄气?”
      
      怄气,他以为她只是单纯跟他怄气?天地良心,她真想代表月亮立即消灭这个男人。
      
      “温老师,你这是怎么回事?!”秦谦被温绒的尊容震惊了。
      
      “还不是你的虾惹的祸。”林隽凉薄地回了一句,他又立即对温绒说,“赶快躺下,吃药。”
      
      温绒抿唇,不甘愿地说:“没药,我忘带了。”
      
      秦谦一届高材生慌了神,他没料到温绒会对虾过敏到这种程度:“那怎么办?我,我现在马上去村里找药。”
      
      他匆匆跑出去,没听到温绒喊他不要去,去了也白去,村里人怎么可能会备有这种药。
      
      林隽等秦谦走后,把温绒按到床上,命令道:“你乖乖躺下。”
      
      进化成猪头温的温小绒捂着脸瞪他,却见林隽跑到桌边倒了杯水,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两盒药。
      林隽把药和水递到温绒面前:“赶快吃下去。”
      
      温绒望着他手心的药片,脑中空白一秒,问:“你怎么会有药?”
      
      林隽顿了下,面不改色地说:“正好有。”
      
      她其实是不想吃这嗟来之药,但情况不允许她任性,温绒一口把药闷了,喝下一杯水。
      
      林隽探手摸了摸她的额头:“还好今天吃得不多,如果药压不住,必须要去医院。”
      
      温绒厌恶地偏过头避开他的手,面壁缩到床角,不嫌热的拉过被子盖过头:“我的病我自己知道,过一会就好了,你走吧。”
      
      林隽在床边坐下:“我等你身上的红斑退了就走。”
      
      温绒抱紧了身子,闭上眼:“我不想跟你共处一室。”
      
      室内骤然安静下来,温绒把头埋在被子里,竖耳倾听,过了很久,她被热出一身又一身汗,周围还是安静得只剩下她的心跳声,一下下用力鼓动着耳膜。
      
      他是不是走了?但她没有听到关门声。应该没走吧。他为什么不做声,是无法反驳吗?
      
      时间仿佛故意拖慢了节拍,温绒又等了半天,几乎是吐出二氧化碳吸入二氧化碳,就在她忍不住要探头换气的时候,头顶的被子被人拉开。
      
      她慌忙抬头,他的脸就在眼前,正上方的那双眼睛总是有着不为人知薄如蝉翼的冰凉,此时,如果她没看错,镜片后的眼底沉着过重的情愫,像是要将她抱住,揉进怀里,压得人透不过气。
      
      他俯□,呼吸着她的气息,轻声说:“那个时候,我确实想占有你,以为如果占有了你就能拥有你。但这并非你所说的占有欲,而是因为……”
      
      “温绒,村长来了,他借了一辆拖拉机,我送你去医院。”
      
      秦谦的闯入打断了林隽的话,林隽皱了皱眉,直起身,冷淡地看着秦谦。秦谦心急如焚,没有注意到屋内不同寻常的气氛。
      
      温绒登时回魂,她揪着被子靠在墙上,大口呼吸两次,沉声说:“不必麻烦,我吃过药了,已经舒服多了。秦老师,你留下来陪我就好了。”
      
      “你感觉怎么样?”秦谦立即走到她身边。
      
      温绒的右手手紧紧握住秦谦的手,左手抓起桌上的药,丢给林隽:“不要以为你救我一次就能改变什么,过去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也请你不要再提那件事,我觉得很恶心。我不想现在和我一起的人有什么误会,所以,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林隽,我不喜欢你了,我需要的是像秦谦这样体贴我的人,不是你。”
      
      林隽的脸色煞白,眼神被抽空了一般望着温绒漠然的脸,将药盒死命地握在手里。
      

    作者有话要说:俺在卡文销魂殿呆了数日,蚀骨入心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不知人间滋味啊。。。。
    1993年广东高考状元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深圳中学: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育才中学。

    1993年8月15日,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10位少男少女——当年高考深圳文科、理科前5名,走上领奖台,领取了首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每人获得2000元奖金。这10个孩子一时间成了深圳家喻户晓的“明星”。深圳市“高考状元奖”只颁发了那一届,由于教育思路的转变,此项备受瞩目的活动后来并没有延续下来。
    然而,高考仍然是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高考之后,也总会有那么几个“状元”脱颖而出,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中,向大家讲述着各不相同的学习攻略、成功之道。这是每一年盛夏必定在这座城市上演的“传统剧目”。
    不到30年,高考升学人数翻300余倍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家创业,使这里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一个大工地,再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最后发展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点,从深圳的高考也可以看出端倪来。
    深圳特区建立之初,随着大量建设者的到来,深圳的人口迅速增长,高考考生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规模。1983年,创纪录的500多名考生参加了深圳的高考。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记录,当年有40名考生达到本科分数线,25名考生考上重点大学。在恢复高考制度仅仅数年的当时,这个升学率已经十分可观。
    有意思的是,随着全国各地创业者、建设者源源不断的到来,深圳高考的规模也如同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样迅速膨胀。到了2009年,深圳高考考生数量已经达到24838人,相当于1983年的50倍。更加惊人的是升学人数的增长。2008年,深圳达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达到13164人,相当于1983年的329倍;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考生达到4048人,相当于1983年的162倍。深圳高考规模的增长,几乎比深圳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更加迅速。
    高考状元,曾是城市的“明星”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就有一个词汇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高考状元”。中国所谓的“高考状元”,通常是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统计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从深圳建市直到上世纪整个80年代,深圳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这个“遗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被打破。1991年毕业于深圳中学的李海岩,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标准综合总分900分满分成绩,夺得全省理科第一名;当时的深圳媒体把他称为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据深圳中学的档案记载,李海岩是上初中时随父母从陕西西安市迁到深圳的。由于在老家的学习基础打得比较好,很快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上高中后,学理科的他就把目标对准了国内理工科顶尖的清华大学。这个学生的特点是注重平时积累,上课时,特别留心听老师讲解,每到考试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分清轻重缓急。那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们对他说:“我们高考都累得瘦了,怎么你反而胖了?”李海岩开玩笑说,他是把高三的辛苦都分摊到高中三年里去了。当年8月,李海岩被清华大学录取,5年后毕业,前往美国求学发展。
    1993年,为了鼓励深圳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高考状元奖”,奖励当年高考文理科前五名。
    那一年的深圳考生果然没有辜负希望,毕业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女生刘之焱,以标准综合分900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那一年,刘之焱才16岁,比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小两三岁。这是为什么呢?当时刘之焱的班主任,是现任实验学校初中部主任冯锦华,在她记忆中,刘之焱两三岁时,父母亲就开始抓启蒙教育,培养她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幼儿时期开始她兴趣广泛,坚持每天练毛笔字、写日记;她6岁那年去报名上学,一入学就跳入二年级;到三年级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学校建议让她再跳一级;在父母指导下,刘之焱用一个月功夫学完了四年级语文、数学,参加四年级期末考试,又跳入五年级就读。1988年初,刘之焱随父母迁到深圳,1990年考入实验高中。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校把刘之焱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冯锦华记得,有一次,刘之焱上课迟到,不但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而且当年在期末学生手册德育考核栏也没有给她打“优”,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深圳中学: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育才中学。
    作为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获奖者,他们被载入了史册。
    状元,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1993年以后的几年,虽然深圳并非年年都有全省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几个成绩优异的考生成为诸多媒体追捧的对象。全市文科、理科最高分获得者,甚至单科考分最高的考生也被称为“状元”,抢占市内媒体的头条。然而,就在深圳各界对高考状元的热情居高不下时,来自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专家的反对炒作高考状元的声音也不时浮现。有鉴于此,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颁发并没有延续下去。1997年,国家教委负责人发表讲话,要求各地不要宣传、重奖高考“状元”,以便淡化升学竞争,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因此,当1998年深圳中学张凯名列广东省理科第一,2004年深圳外国语学校的谢博排名广东省理科第一时,虽然也有适度的报道,但早没有了当年刘之焱、李海岩等老“状元”那种“城市明星”的感觉。到了2010年,广东省有关方面决定不再公布高考总分和单科的成绩排名。官方公布的“状元”从此走入了历史。
    不过,关于高考状元的争议却不会停歇。状元就是“高分低能”吗?从深圳一些“状元”的后续发展来看,似乎也未必。1991年广东省理科状元李海岩,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求学,现在美国从事科技工作;1993年全省理科状元刘之焱,现在美国谷歌公司做工程师;与她同一年获得高考状元奖的杨劭铭,现在上海经营一家科技公司……;“状元”就是死读书吗?似乎也未必,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谢博非常喜欢旅游,曾说过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挂着相机走遍全世界……
    也许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天,宣传状元是利是弊的争议就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对于深圳学子来说,有一件事情是确切无疑的:2009年,全市参加高考的24838名深圳考生中,有53%被本科院校录取,总录取率达到92%,比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提高了10多倍。与过去相比,深圳的学子,不管是不是状元,都有一个更宽更广的前程。
    http://jb.sznews.com/html/2010-08/15/content_1193979.htm
    乾隆下面的一个皇帝嘉庆叫什么名字,是乾隆第几个儿子

    爱新觉罗·永琰,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乾隆皇帝一共有17个儿子。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乾隆十五年三月,薨。追封定亲王,谥“安”。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其母当时为宝亲王格格(相当于侍女)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岁,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曰"端"。嘉庆四年三月追赠亲王。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谥曰纯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就病死了。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9、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生母为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生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母为孝仪纯皇后,即嘉庆帝。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年6月17日-1820年4月25日),清高宗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永璘去世,年55岁。

    扩展资料:

    六十年(1795年),皇十五子——永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开始亲政。

    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清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参考资料:嘉庆-百科


    中国古代福建籍的状元和进士有多少
    福建福州:
    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可能包括特奏名进士),明清进士933名,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罕事。一榜三鼎甲: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该科状元郑性之(侯官人),榜眼孙德舆(福清人),探花黄桂(侯官人)全是福州人。三科三状元:自宋乾道二年至八年(公元1166—1172年),福州属县永福(今永泰县)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届夺魁,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民族英雄林则徐,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福建莆田:
    莆田为“文献名邦”,历代共有2308名,其中宋代1666人(含特奏名进士),明代兴化533名(以县而论全国第一),清代只有50多名(退步较大)。  

    福建泉州:
    自唐贞元八年(792)欧阳詹首登“龙虎榜”,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古代泉州府文进士总人数1773名,其中晋江县(包括泉州市区三区、今晋江、石狮)进士1299名。
    林隽的工作经历

    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讲师(1988-1996年);
    美国Clemson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0-2002年);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及创新工业署项目经理(2002-2004年);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4年12月迄今)
    教授课程:化学与人类、分析化学实验及有关物理化学专业课程


    林隽的介绍

    林隽,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天体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到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组工作。1997年,进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7月开始进入美国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工作。 2001年9月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PhD in Physics)。2005年3月,参加竞聘科学院创新工程云南天文台“太阳爆发与CME研究”首席科学家并获通过,于2005年4月开始正式回国工作。


    《遇见我,你真不幸别再让我遇见你(出书版)》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网盘云资源

    《遇见我,你真不幸别再让我遇见你(出书版)》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ua98G6-D6FOl7XQbJgJew

    提取码: gggd
    简介:《遇见我,你真不幸别再让我遇见你》作者:罪加罪。
    温绒正对着冷笑话网站笑个不停,冷不丁耳边传来一个幸灾乐祸的声音:“喂,你家快破产了。”
    她继续狂笑,顺带回了句:“哦。”
    那人声音加大:“你家快破产了。”
    “……哦。”
    林隽拔了电源,笑得像只狐狸:“你求我的话……”
    温绒一脸鄙夷道:“你求我求你,我都不会求你。”
    林隽危险地眯起眼,笑着威胁道:“你想你爸你妈你妹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这般可怜么,求我的话,我倒是可以考虑出个几千几亿的……”
    “我妹你个头,大叔,你有病吧,”温绒翻了个白眼,“我家破产关你鸟事!”
    林大爷的笑脸被墨泼了个彻底。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