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在松(求教各位历史大神一个问题 海南岛最先登陆的2个营的营长资料能查到吗?)

    苟在松影视问答人气:199时间:2022-10-04 07:32:18

    求教各位历史大神一个问题 海南岛最先登陆的2个营的营长资料能查到吗?
    第一批登陆:
    1950年3月5日17时30分出发,次日下午13时40分登陆。
    出发地:
    湛江徐闻灯楼角;登陆地:海南儋县的白马井至排浦之间
    主要人物:
    40军118师参谋长苟在松

    118师352团团长罗绍福

    1营营长陈永康、教导员张仲先、副营长刘绍明

    1连连长毕德玉、指导员徐春祥

    2连连长高成文、指导员张乐明

    3连连长陈继孟、指导员郑明德

    机炮连连长郭孝和、指导员张明臣

    师直属侦察连连长耿文廷

    琼崖纵队侦察科长郭壮强

    参战人数:799人。

    使用船只:14艘。
    苟在松的人物荣誉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海南岛战役四十军苟在松参谋长解放后留在部队吗?
    后来确实留在部队,表现的非常优秀,收到部队的多次嘉奖。
    《解放海南岛》的结尾是怎样的?
    抢滩成功的张仲先带领部队迅速冲向纵深,这时候娘子军连运输队队长陈爱梅带领的另一部分接应部队和张仲先不期而遇。双方看到红旗和彼此帽子上的红五星,立刻冲到一起热烈拥抱欢呼雀跃。苟在松、陈青山也相继到来。苟在松要求陈青山帮助渡海先锋营迅速给军部发报,卫生员跑来说傅士俊同志牺牲了。大家强忍着悲痛迅速转移。

    40军作战科长尹灿贞给韩先楚和所有焦急等待的同志们带来先锋营已经成功登陆并与琼纵接应部队胜利会师的消息。韩先楚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他让尹灿贞把这个消息立刻向十五兵团和野司汇报。

    向中央军委转发了胜利消息,邓华心爱的留声机里放出了京剧《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庆功酒的酒杯刚刚端起来,40军又发来要攻打涠洲岛的方案……
    中国的渡海先遣营是什么时候成功登上海南岛的?

    根据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决定的关于先派小股部队偷渡过海的作战方略,我军渡海兵团利用海南岛上的敌人抽调部队清剿琼崖纵队,两翼防卫兵力较弱的这一有利时机,令第4O军与第43军各集结1个加强营的兵力,分别偷渡到岛上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

    1950年3月5日19时,40军118师参谋长苟在松率领该师352团一个799人的加强营分别乘着13艘木帆船,在雷州半岛西南端的灯楼角开始了偷渡行动。

    行动之前,韩先楚军长把一面绣着渡海先锋营五个字的红旗授给了战士们,使大家都大受鼓舞,更增强了胜利完成偷渡重任的决心。

    先遣营的目标登陆点是海南岛西北部的白马井,一开始,在顺势风向的推送下,战士们进程十分顺利。可当他们行驶到距离对岸约30海里处时,风却停了下来,战士们只好用人力划动桨橹使船继续前行,但航速缓慢了很多,这样先遣营于天亮登岸的计划就不能实现了,战士们不得不随机应变。

    在这关健时刻,先遣营总指挥、苟在松参谋长马上下令全营准备机炮火力,以应付敌海空军队极有可能的突然袭击。

    黎明时分,战士们忽然发现了行驶在就近的几十艘敌军帆船,先遣营指挥员当机立断地下令全营船只伪装成民船,跟随在敌方船队后航行,遇上敌人的海上巡逻机,战士们就学着敌船的做法去回应巡罗机。这一手,竟然将敌人的飞机也欺骗住了。

    中午时,先遣营船队已经驶至白马井附近的海面。根据登陆点的敌情和地形和老领航员的建议,先遣营决定在稍微偏离白马井的超头市与大小南头之间登陆。这个地区的守敌本来仅有敌59师175团的1个连,但上午时已经增派了1个营。先遣营的基准船和3连的两只船一直航行在船队的最前面。营教导员张仲先对战士们说:岸上小山包就是登陆点,我们要尽快前进。占了海滩,l连3排马上去占领西边的村子;3连3排向东,以防敌人的援兵:3连2排直入插进,联系琼崖纵队的接应部队。

    就在这时,岸上突然冲出一批敌人,在沙滩上一起朝先遣营开枪扫射。几架敌机也飞过来俯冲扫射、轰炸。海上的敌舰也后面猛烈炮击先遣营的船队。

    一时间海面是水柱激溅,先遣营许多船只被击中,黑烟直冒。

    2连某排的船只也中了敌舰的炮弹,顿时有10多人伤亡,船身也被炸开了几个大洞,眼看就要沉没。全船战士沉着地一边抢补船只,一边救治伤员,一边机智划动船只向敌人还击。

    在海上划了很长时间船的战士们本来都已非常劳累,可一听到枪声,个个都马上精神百倍起来,将六0炮、重机枪、步枪一齐猛击敌人。

    基准船上的舵手傅世俊不幸中弹,牺牲了。这个英雄的山东子弟,抗战后期成了一名战士,从长白山下起就一路东征西讨,转战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最终在这里为解放海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牺牲的那一刻,这位人民的子弟兵还将舵秆握得紧紧的,咬着牙说:不要管我,你们快上岸!登陆就是胜利!

    傅世俊的牺牲顿时燃起了先遣营战士们的熊熊怒火。我军一时更是枪炮震天,炮筒打得发烫发红,炮手们就包上草席继续打,机炮连的六0炮手赵连有一连发射了54颗炮弹,几乎是弹无虚发,敌人被击得狼哭鬼嚎,伤亡惨重。

    此时船距离海滩仅有一百多米。敌人攻势较猛,离开船可以减少伤亡,于是张仲先等人用竹竿一测海水深度后,决定马上下船登陆。

    一连连长毕德玉举着枪率先跳到海水里中,冲向岸上。战士王忠扛着红旗和其他战士紧紧在跟随在他身后。司号员还未吹响军号就中弹而倒,他挣扎着仰起脸庞,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3连及1连3排的战士们跳到海水中,依靠背包和毛竹救生圈,一边向前游一边射击敌人。

    苟在松和团长罗绍福及营长陈永康等指挥尚在船上的战士们一边和敌机作战,一边用火炮掩护涌向岸上的战友。仅几分钟后,指挥船和其它船只也登陆上岸了。此是正是13时40分,战士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珍贵的时刻。

    战士们一登陆更是神勇无敌,马上又向敌人发起猛攻。许多战士的鞋子丢在海中了,于是赤着脚向敌人冲杀。

    先遣营迅速地攻占了敌人的几处敌防御工事。那渡海先锋队的红旗在硝烟中猎猎地飘飞着,再次激起了战士们的士气,他们继续冲锋,很快就将滩头阵地扩大。

    大约14时,战士们在火速赶来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第8团迅速赶到,在他们的援助下,先遣营终于克敌制胜,出色地完成了强渡海南岛的军事任务。

    这一仗的胜利不但让整个渡海作战兵团都士气大振,还使继后进行偷渡的部队从中吸取了拒敌强渡的可贵经验。

    3月10日下午13时,第二个渡海先遣营的21艘木帆船于湛江东南方向启程,目标登陆点为海南岛东北部的赤水港。这个先遣营由43军128师383团一营及配属的92步兵炮连共1OOO多名指战员组成的,由383团团长徐芳春率领。

    此次我军是从侧翼进行偷渡,并没有遭遇敌人的海空军,可是当夜海上刮起了大风,还下起了倾盆大雨,在惊涛惊浪中,第二个先遣营船队的战士们险恶情况并不逊于第一个先遣营。

    有些船的帆篷被风撕裂、有些船的桅杆被狂风刮断,有些船的船身更是被大浪击破,但一千多名指战员反而勇气倍增,他们千众一心,不畏险难,同风浪搏击了2O个小时之后,终于在次日上午约9时在赤水港到铜鼓岭之间30公里的海滩上分散登陆,再一次体现了我人民解放军无往不利的英难气慨!

    可是,因为不能较好地进行通讯联系,这1000多人的先遣营登岸只好在这一带分散地隐蔽起来。幸好,后来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琼崖纵队独立团克服各种困难,把先遣营的战士们分批带到了预定集合的地方,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敌人某团的封锁,在12日早晨来抵达文昌地区。

    我军两个先遣营先后成攻登陆海南岛,让过度高估伯陵防线的薛岳恼羞成怒,急忙集结6个团向文昌发起进攻,企图包围并消灭还未立稳脚跟的43军渡海先遣营。

    不久43军先遣营就在潭门一带和敌暂编13师1个多团兵力遭遇,而且陷入了对方的钳形包围圈中,形势非常严峻。

    激战展开,先遣营2连连长李树廷发现敌人的37团团指挥所就设在这一带的山上,他马上下令属下某排做出对敌团指挥所正面进攻的假动作,以此迷惑敌人,他本人则率1个班的战士从侧面冲进该指挥所,马上击毙敌37团团长。敌团长一死,失去首领的敌人顿时乱成一团,先遣战士们更加如龙似虎,敌人抵抗不住,只好四处溃逃了。

    就这样,在琼纵独立团和当地群众的大力协助下,我43军先遣营将敌暂编13师37团的1个营全数歼灭,还粉碎了该师39团的攻势。

    之后,这支给了敌人有力一击的先遣营又转到琼东根据地休养整顿。成功地解放了海南岛后,该营获得了43军授予的渡海先锋营光荣称号,该营2连也获得了渡海英雄连称号。


    苟在松的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267团供给处通信员、第89师政治部宣传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686团连政治指导员、特派员、教导员、鲁南支队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参加了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沂水、蒙阴、淄博、周村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3师9团政治委员、东北第3纵队7师21团和第20团团长、第7师参谋长,40军120副师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平津、渡江、衡宝、广西、解放海南岛战役。苟在松是海南岛战役第一批偷渡部队的最高指挥员。建国后任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常德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干部部部长等职。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8月31日14时55分在长沙病逝,享年84岁


    灯楼角的历史沿革

    北部湾与琼州海峡的分水线,就在灯楼角。这条神奇的分水线沿着“V”形沙滩向大海的方向延伸,形成一条波涛澎湃的白线。在退潮时分,分水线两侧的海水激情碰撞,波来涛去,形成奇特的排浪。排浪延伸数里长,像银色的月光,一道接着一道,从海面远处滚滚而来,蔚为壮观。漫步在“V”形沙滩上,但见远处,海天一色,白帆点点,沙鸥翔集,如诗如画,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造物之美,心胸豁然开朗。左图:天然珊瑚礁有“水族大观园”之称 探险寻幽情人谷
    灯楼角有一条著名的“谷”叫情人谷,它由成片生长在海边几百年的野菠萝林构成,周围长满仙人掌、相思子、鲎藤等植物。外表青翠碧绿的野菠萝林下,有一条自南向北的通道,曲径通幽,飞鸟、野猫、昆虫等野生动物杂居其中,时不时制造出一点惊险来,让行走在路上的人感到刺激。传说野菠萝林是一对遭遇爱情不幸,而后双双跳海而亡被安葬在海边的年轻男女变化而来的。一年四季,游览情人谷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祈求好运,期望爱情的收获与美满。有男女青年喜欢在谷里呢喃低语,情意绵绵。
    右图:祖国大陆最南端的灯塔气势雄伟 中国最南端的灯塔
    鸦片战争时期,灯楼角已是一条黄金水道,外国侵略者开始觊觎它。清宣统三年《徐闻县志》记载:“灯楼,县西南九十里,在角尾嘴,光绪十六年(1890)法国商人建立,夜间虽大风雨,灯光常明,轮船来往看之定方向。”法国人除了建灯塔,还在灯楼西北25米处建起一座面阔20米,进深7.4米的7间洋房。1938年,国民党徐闻县政府为了抵御日寇的进攻,毁了灯塔。后来,洋房也被拆毁。据当地群众传说,当年法国人曾雇佣附近男女村民二三十人为他们服务,至今中法混血儿后裔还在。可见当年的灯楼角曾是鲜为人知的古洋场。如今,残存的墙壁走廊默然而立,诉说世事的沧桑。
    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建起一座高三层的哨楼。1980年,有关部门重新修建了一座高16米的圆筒形灯塔。1994年3月,省海洋局投资100万元建起一座十层36米高的六角棱形灯塔。这座灯塔成了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象征。站在灯塔上,看日出日落,海面一片金黄,围堤、盐田和树梢都披上梦幻般的色彩,显得神奇、恬静和瑰丽。
    渡琼作战首发地
    灯楼角还铭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老百姓为解放海南岛而建立的功勋。1950年3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组成的一个799人的加强营,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和营长陈承康的率领下,分乘13只木帆船,于19时半从灯楼角启航,实行第一次偷渡,参加偷渡的有放坡村、许家寮、三塘村、四塘村的船工舵手80人。3月6日14时,先遣部队在海南岛白马井一带登陆成功。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解放海南的英雄和烈士们。目前渡琼作战纪念馆已初步确定建造在灯楼角。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