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稽王小毛(滑稽王小毛的介绍)

    滑稽王小毛影视问答人气:908时间:2022-10-06 14:26:59

    滑稽王小毛的幕后花絮

    20多年前,葛明铭还是一个为一天挣8角钱而摆弄浆糊硬纸板的街道工厂青工。他所在工厂坐落在一个居民大院内,是上海滩典型的72家房客缩影。虽说嘈杂喧嚣,但葛明铭总能从中听到一位中年妇女脆亮、亲切、厚爱且韵味十足的“小毛哎———乖乖”这句苏北话。然而,就这极为平常的呼唤,竟唤出一个血肉附身、大众喜爱的广播明星王小毛来。
    通过电波,人们熟悉王小毛,肯定王小毛,喜欢王小毛,祝贺《滑稽王小毛》成功播出的信件,如同雪片飘

    落在葛明铭办公桌上。葛明铭深为感动,决心回复每一封听众来信,感谢听众的支持。但是,两个星期后,他已力不从心,只好取消先前许下的诺言,因为潮水般的来信堆满了他的办公桌和抽屉,以致因工作量猛增,收发室小伙子抱怨葛明铭办了个什么鬼节目,会使这么多听众着魔中邪。《滑稽王小毛》初创时便一炮打响,成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最高的名牌节目,在上海市统计局每月一次收听率调查表上,荣获“十连冠”。15年来,收听率一直名列前茅,并荣获众多奖项。《滑稽王小毛》自1995年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络版后,成了我国第一个登上互联网的广播专栏节目。
    永不停息的采、编、导、播、录,使得葛明铭无法正常休息,每年法定休假总是放弃。王小毛角色有好几位演员轮番上场,而葛明铭只能和“王小毛”们车轮大战。疲倦时,他难免胡思乱想,想让王小毛远渡重洋,宣告王小毛出国去了,或者干脆让王小毛在一场车祸中一命呜呼。然而,这样的安排,听众不会同意,葛明铭心中是非常清楚的。其实,这永远长不大的王小毛一直是葛明铭的宠儿,在王小毛身上,葛明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王小毛的形象里有着葛明铭的身影。


    滑稽王小毛的主创解读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剧频率、文艺频率主编葛明铭,是《滑稽王小毛》的编导,谈及此剧,他那眼镜片后的一双不大的眼睛却放射出兴奋的异彩。《滑稽王小毛》创办于1987年5月11日,截至2002年年底,已播出1000多集系列小品和805期“王小毛信箱”。王小毛是个既有当代青年共性,机灵中又寓纯朴;他助人为乐又嫉恶如仇,总是以独特行为方式去匡正时弊、扶正祛邪。王小毛作为一个平凡普通青年,不是完美无缺的,他的缺点和不成熟使其在生活中常常闹出笑话,正是这样,听众才觉得王小毛可亲可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15年来,《滑稽王小毛》坚持寓教于乐,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精神文明,内容涉及家庭伦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扬善惩恶等诸多方面。15年来,葛明铭收到10多万封听众来信,大力赞扬《滑稽王小毛》塑造了一个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的新上海人形象。


    滑稽王小毛的社会影响

    由于滑稽王小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很高的收听率,因此许多政府宣传部门都来与滑稽王小毛节目合作,录制播出了许多向市民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政策,法律, 法规的专题节目。如计划生育专题,普法宣传专题,环境保护专题,保护妇女儿童专题,控制吸烟专题,打黄扫非专题,婚姻法宣传专题,土地法宣传专题,廉政勤政专题,爱国卫生专题, 食品卫生专题,安全生产专题,节能宣传专题,水法宣传专题等,这些专题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有关部门的赞赏。其中计划生育专题还得到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好评,并且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会演一等奖,控制吸烟专题获得全国控烟宣传先进单位。
    由于滑稽王小毛的舆论导向正确,形式生动活泼,产生了良好的上海效果,还代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思想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表论文,受到宣传部领导的好评。


    滑稽王小毛的如今发展

    如今,《滑稽王小毛》不仅上了国际互联网、上海中学生报上开设王小毛俱乐部专栏,而且还经常走上荧屏,由其引伸出的火花、连环画、CD、VCD、纪念卡等成了热门的收藏品。《滑稽王小毛》在广播之外,还有着一个十分广阔的天地。


    钱懿的才能

    2000年,钱懿在江浙沪“滑稽新秀大赛”中全面显示演艺才能,在说唱、独脚戏、小品三项表演中,力挫众雄,名列头筹,荣获“全能金奖”;2003年参加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表演相声《时尚点播台》获相声专业组三等奖;2004年表演小品《棋高一招》获上海市法制小品汇演一等奖;2005年表演独脚戏《包装》获上海市优秀小节目汇演优秀表演奖;2008年,表演独脚戏《彩排》获第五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之 “牡丹新人奖”。;第六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
    2009年揭开的酒盖子
    虽然2000年钱懿就获得过江浙沪“滑稽新秀大赛”全能金奖,虽然因为身为“上海小热昏”开山鼻祖赵阿福第五代传人徐和其的弟子而被戏称为“滑稽恐龙”,但钱懿一直没有太多出头露面的机会,用王汝刚的话来讲这些年钱懿是在“捂酒酿”。2009年钱懿从众多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入围“粉墨佳年华——2009上海优秀青年演员汇演”,7月30日与“小百搭”舒悦一起举办滑稽专场,而他所在的人民滑稽剧团也“推波助澜”,8月初为他在上海大剧院中剧院再办了两场真正的个人专场。“酒酿”的盖子揭开了。
    钱懿的外公是大世界的滑稽演员,所以钱懿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来自滑稽世家,小时候家里的收音机里总是放着滑稽,他还常跟大人去大世界看滑稽、去茶馆听评弹。让钱懿迷上滑稽戏的是电台的滑稽王小毛,而如今钱懿自己已经成了第5代滑稽王小毛。钱懿还是濒临失传的“上海小热昏”的传人,“上海小热昏”是上海滑稽的前身,钱懿学习了小锣开篇、连花板等小热昏说唱。不过钱懿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唱滑稽之外,他喜欢玩乐队:弹吉他、打鼓,甚至有时还要“抢”主唱的话筒。
    在2009年钱懿的专场演出中,人民滑稽剧团的四代滑稽人登台亮相,李九松、王汝刚、毛猛达等著名笑星均甘当绿叶为钱懿配戏。而钱懿在演出一些传统段子之外,还展示了滑稽曲调的摇滚串烧、用电子鼓伴奏的山东快书,当年滑稽表演艺术家杨华生的名段《小菜场》也会被钱懿改成RAP版。钱懿表示,希望用这个专场来体现“80后”小滑稽的所感所想。


    人们为什么喜欢像王小毛这样傻里傻气的年轻人(
    王小毛的生活是个理想的生活
    在7月28日《上海故事汇》现场,有一个志愿者叫丁小龙,1991年出生,他一直是《滑稽王小毛》的忠实听众,他的同龄朋友有点搞不懂,他为什么一直喜欢这节目。很多人也和丁小龙一样,是听着《滑稽王小毛》长大的,他们从6、7岁的时候开始听,但过了几年,可能就去听流行音乐或别的更吸引他们的节目去了。但象丁小龙这样一直追随王小毛的年轻人也不少,作为志愿者,凡是王小毛节目举办的活动,他们都会到现场帮助工作。
    星期日:你的很多同龄人都去听流行音乐了,王小毛究竟什么吸引你?
    丁小龙:社会上不好的事情王小毛都会批判,讲真话。
    星期日:这些批判和真话为什么吸引你?
    丁小龙:我在里面学到的经验不能用在社会上,它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不是一个现实的状态,但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它可能是虚构的,但我喜欢这些美好的东西。
    丁小龙现在从事图书批发工作,他说工作中会碰到很多虚伪的人,也会碰到看不惯的事,《滑稽王小毛》可以给他一个和生活不一样的空间,他觉得很开心,“我们年轻人有什么呢,除了看电视,上网,聊QQ……”
    星期日:丁小龙说《滑稽王小毛》给了他一个和生活不一样的空间。这个说法你觉得奇怪吗?
    葛明铭:在《滑稽王小毛》开播五周年的时候,《广播电视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这个节目做了总结:《滑稽王小毛》解决矛盾的方法虽然千奇百怪,手法也不见得都很高明,但最后总力图揭示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落后、智慧战胜愚昧、正确战胜错误这样的结局,充分体现了市井平民的善良愿望。
    星期日:这个总结贴切吗?
    葛明铭:应该说反映了《滑稽王小毛》的特点,王小毛的很多故事都有一个光明的尾巴,我觉得这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愿望,我们是根据大众的审美趣味来写的。
    事实上,无论怎么总结王小毛,都逃不开对创作者葛明铭的观察和概括。葛明铭本人是个温情脉脉的人。刚开始录《王小毛信箱》的时候,葛明铭还不熟练,总是因为紧张而需要重复录制。为了不麻烦其他工作人员,葛明铭把录音机带回家自己研究录制。那时葛明铭还住在弄堂里,每次打开录音机准备录音时,他就听到对面房子里蝈蝈的叫声,于是他只能停下。再进行录时,蝈蝈又叫了,如此反复,他只能抓紧时间录音,弄得好不狼狈。后来他发现蝈蝈不叫了,他能够很顺利地进行录音。葛明铭虽然高兴,但也疑惑,那只蝈蝈怎么了?后来隔壁的一位阿姨解开了谜团,原来那只蝈蝈是对面一个小男孩养的,听说葛明铭在这里录音,他就把蝈蝈送人了。葛明铭了解了原委之后,后来的每一年夏天,他都送那个男孩一只蝈蝈。
    有一次,葛明铭收到一个下岗女工的来信,说本来对生活很没信心,感到悲伤,但听了节目之后,觉得可以学习王小毛的生活态度。
    王小毛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就是弄堂隔壁的阿三、小癞痢,他所遇到的烦恼,很多人生活中都会碰到。
    星期日周刊记者(以下简称“星期日”):王小毛和你本人有什么关系?
    葛明铭:王小毛故事中的很多场景都是我的幼年回忆。比如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叫《三封电报》,原型就是我舅舅,他住在扬州乡下,家里贫苦,在我的印象中,每次他来上海都是戴着破毡帽,穿着破棉袍。我们那个弄堂很长,每次他离开的时候我在门口送他,看着那个寂寞的身影越走越远,总感觉有点凄凉。后来我把他写在王小毛的故事里,说舅舅和村里人都因为农村改革开放而发家致富了。
    星期日:生活中的舅舅后来的生活变好了吗?
    葛明铭:他后来去世了,当然农村的生活肯定比过去好一点。
    星期日:王小毛是个年轻人,他是个怎样的年轻人?
    葛明铭:他憨厚中透着机智,聪明中带着纯朴。这样的性格是矛盾体,是矛盾体就会有笑料,这样一个既聪明又傻乎乎的人才会出现很多好笑的事情,才会出现很多好心办坏事的事情。
    星期日:《滑稽王小毛》当时收听率那么高,它吸引人的元素是什么?
    葛明铭:它是一个喜剧类的节目,大家都喜欢的。最主要的是它所有的题材都和大家的生活贴得很近。
    星期日:好像生活都是被你琢磨出来的,你会怎么琢磨他的生活?你有些什么习惯呢?
    葛明铭:王小毛的很多行为都是我和那些编辑的行为方式。一开始我们就定了一个调子,他是一个憨厚纯朴的人,但总有一些小聪明和小智慧耍出来。生活中处处有王小毛,我常常会观察身边的邻居,或同事朋友,做的哪些事情特别像王小毛做的,我就记下来,到时写进故事里。
    星明日:那时走路、上厕所也在想王小毛这个人?
    葛明铭:我1983年进广播电台的,感觉特别顺,没有什么大的起伏。而且那时我只管做这件事,别的都不太关心,就只关注这个。尽管有时也很痛苦,但想故事给我带来很多快乐和灵感。
    星期日:你们的策划团队怎么工作?
    葛明铭:王小毛策划团队的作者,每个月会碰一次头,说说有什么样的题材,大家讨论是否可以写。
    星期日:还记得你们是怎么开会的吗?
    葛明铭:开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各自谈谈有什么题材。有的人会说报上看到一条新闻,可以作为故事的主线,然后大家就讨论一下,是不是合适。
    星期日: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像王小毛这样有点傻里傻气的苏北年轻人?
    葛明铭:我想主要的原因是从王小毛身上看到了自己,很多老百姓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调工作调不成,被领导批评等烦恼,而王小毛可以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给老百姓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一度作品都是写王小毛下岗的,后来一个下岗女工写信过来说,本来对生活很没信心,感到悲伤,但听了节目之后,觉得可以学习王小毛的生活态度。人们从节目中可以提高信心,这是让我高兴的。
    星期日:我是因为“服务上海三十年”的专栏来采访你,你怎么看你服务上海的这个方式?每晚在电波中给那个年代的上海人讲一个苏北年轻人的故事?
    葛明铭:我并不生产工业产品,也不端茶递水,但我给大家带来快乐,每天下班后,吃饭的时候听听节目,蛮开心的。我也给大家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让人们听了之后得到一点知识,比如说老年人会听到很多防骗的知识。我也给了大家一些思想的启发,让大家知道社会上还是有美好的东西的。
    星期日:人生中的25年在讲王小毛的故事,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葛明铭:我很开心,25年来,我没有厌倦过这个节目。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不可能厌倦我这个儿子的。但我要承认,近10年来,我更多的精力是在打造《王小毛信箱》,我感觉这对我的挑战更大。每一期信箱,我都要讲大家关心,并觉得好笑、有趣的内容。《王小毛信箱》每周四录音,每周三晚上都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有时到了晚上十二点我都还不知道要写什么,而录音第二天早上就要开始了,所以有时会写到凌晨2、3点钟。谈的都是社会上的热点,并且是和生活贴得很近的内容。《王小毛信箱》内还有一个小栏目,叫60秒幽默,为了讲个小笑话,我每次都把家里厚厚一叠笑话书翻一遍,寻找其中搞笑的内容,并且进行改编。我一定要改成本土化的,改成上海人认同的环境、人物和情感,什么亨利去牛排馆啦,这好假,没有共鸣的,一定要改成隔壁张家伯伯和他家子婆,一定要本土化,这要花很多精力。
    星期日:我看到2009年你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达过对 《滑稽王小毛》的一些担忧,你说王小毛可能会有点单调,而这是和你们创作团队个人的情感,所受的教育,以及你们对事物的看法是有关系的。
    葛明铭:我们一直有个烦恼,就是我们创作队伍的老化,编辑队伍里,我算是年轻的。时代发展那么快,让60多岁的编辑写网络上的故事,是没办法的,所以就会和青年人有差距。
    星期日:王小毛已经不再是年轻人了,但他依然很有意义。是否想过,老年的王小毛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葛明铭:我以前曾经策划过一个“王伯伯”,是那种热心是热心得不得了,但是“托不牢”,常常不能把事情做好,热心和能力不足之间有个矛盾,我想,王小毛老了,就是这样的人。
    星期日:你怎么看今天的年轻人?
    葛明铭:我觉得一些年轻人,像我们节目的志愿者,就是王小毛,他们在现场端茶送水,发放资料,搀扶老人。时代在发展,青年人有新的想法,但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善良、正义、团结友爱等,都不会变,只是表现的方式可能不一样。
    滑稽王小毛的介绍

    《滑稽王小毛》是《滑稽王小毛戏剧曲艺频率下午18:00-18:30播出的一档广播滑稽小品栏目,创办于1987年5月11日,至今已经播出近1000多集系列小品和1000多期王小毛信箱。《滑稽王小毛》把滑稽戏和广播剧结合起来,它既具有广播剧的各种手段,如音响效果的运用、音乐的渲染烘托、时空的推移转换、解说旁白的穿插,同时它处处表现出滑稽戏的个性,如音响效果往往是夸张的,音乐多是喜剧色彩的,时空的变化是戏曲化了的等等。《滑稽王小毛》的情节是快节奏而粗线条的,它每一集都象一幅简洁而又传神的漫画。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