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慈欣怎么拍电影(刘慈欣还有哪些小说可以怕成《流浪地球》这种电影?)

    刘慈欣怎么拍电影影视问答人气:712时间:2023-01-02 03:25:56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要拍摄电影了,应该报以期待吗?
    上映很久了,票房也很高,质量很高,是国产科幻片的一大突破。
    刘慈欣的简介
    刘慈欣

      【简介】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出生于1968年,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就读于河南某大学。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工程师。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九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作品为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目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多次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1999年其《带上她的眼睛》获得科幻小说银河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2001年《全频带阻塞干扰》获科幻小说银河奖。)其作品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中短篇《乡村教师》《朝闻道》等等。

      【科幻界专业人士的评价】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想象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再者,我其实是一个对技术、对工业文化很崇拜的人,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圣和很精致、很严格和很大气的东西。刘慈欣的小说满足了我的这样一种欲望。因此,有时觉得他像牛顿。另外,就是军事方面。一眼就看得出来,刘慈欣对武器有一种天生的热爱。他有一种执拗的、属于上上个世纪的英雄气质。”

      ——著名科幻作家、《了望东方周刊》副总编:韩松

      “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

      ——《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

      【部分作品出版年表】

      1999年: 6月:《鲸歌》(《科幻世界》)《微观尽头》(《科幻世界》)
      7月:《宇宙坍缩》(《科幻世界》)
      10月:《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2000年: 2月:《地火》(《科幻世界》):后收录于《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流浪地球》(《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1年: 1月:《乡村教师》(《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3月:《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微纪元》(《科幻世界》)
      8月:《全频带阻塞干扰》(《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2年: 1月:《中国太阳》(《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梦之海》(《科幻世界》):“大艺术”系列之一
      《朝闻道》(《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6月:《天使时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湾飞马》
      11月:《吞食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2003年: 1月:《超新星纪元》(作家出版社):长篇。
      2月:《文明的反向扩张》(《科幻世界》):科幻专题文章
      3月:《诗云》(《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艺术”系列之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4年: 3月《圆圆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状闪电》(《科幻世界星云》):长篇。

      2005年: 1月《赡养上帝》(《科幻世界》)
      11月《赡养人类》(《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2006年: 5月《三体》 (连载于《科幻世界》2006.5~2006.12)

      2007年: <三体>正式由科幻世界出版社出版
      2007年: 11月写作完成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与三体分别为起三部曲<地球往事>的第一第二部
      目前<黑暗森林>的出版日期,不能确定,估计将仍由科幻世界出版社出版
      【未发表作品】
      《中国2185》

      “大艺术系列”之——梦之海 1997年

      “大艺术系列”之——诗云 1997年(又名《李白》)

      欢乐颂

      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版) 2001年

      【随笔文论】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
      被忘却的佳作
      远航!远航!
      《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我们是科幻迷
      文明的反向扩张
      从双奖看当代美国科幻
      混沌中的科幻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快乐的科幻
      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被忘却的佳作
      初学者如何写科幻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给《星云》的文章——关于科幻的一些思考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越小越好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筑起我们的金字塔——由银河奖想到的
      回答小作家杂志的采访
      刘慈欣关于“星云奖”的一些介绍
      掐头去尾看雨果奖
      近期在美国主流科幻中常出现一些的奇特作品
      珊瑚岛上的死光
    如何评价刘慈欣小说《球状闪电》将要被拍成电影的消息
    在电影局备案公示,是《球状闪电》电影版项目启动的标志之一。但是这最多只算是马拉松起跑时的发令枪吧,距离电影上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公示的备案梗概,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是谁写的。因为保密需要,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公示的备案梗概,和实际剧情往往都有着很大的出入。目前第一稿剧本已经完成,但还在后续修改中——这个修改过程会持续很久,甚至可能会持续到电影拍摄阶段。从目前的剧本来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 它会是一个尊重电影,尊重科学,尊重市场,尊重观众的好故事。
      摩天轮是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公司,同时也对《球状闪电》这本中国最著名的长篇科幻小说之一有着清晰、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它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出品的几部电影都有很大影响力,如已经公映的《同桌的你》、《心花路放》等,还有正在制作或计划制作中的一些电影作品,目前已知的有《绣春刀前传:修罗场》(路阳导演)、《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以及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以这些电影作品而言,我们相信摩天轮有实力也有信心能够把《球状闪电》拍成一部很好的中国科幻电影。
    刘慈欣的全部作品

    刘慈欣的全部作品:《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不能共存的节日》、《全频带阻塞干扰》。

    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2017年6月25日,凭借《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018年11月8日,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刘慈欣的创作特点

    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刘慈欣擅长将工业化过程和科学技术塑造成某种强大的力量,作品中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例如小说《流浪地球》,该作品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

    刘慈欣还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

    如在《地火》《吞噬者》和《梦之海》等小说中,密集化的叙事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还增加读者对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感受,增加了读者对科学技术应付危机的信心。


    5天破20亿!刘慈欣小说被拍成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佳作?

    虽说这部电影确实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但是不一定是刘慈欣最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

    这部电影从整体方面看确实非常精彩,特别是在大场面的特效上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震撼,剧情也设计非常的合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小细节还是经不起推敲,比如他们想通过点燃木星来拯救地球在现在看起来是荒谬的,还有一些科学依据也是不真实的数据。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适合拍成电影的还是他最出名的小说《三体》,目前《三体》已经被拍成电影,作为这本中国科幻经典小说的书迷,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程度可谓是非常的高,这本书对于未来的描写非常的真实有趣并且符合常理,而且小说中的空间维度非常大,所以对特效的技术质量要求非常的高,呈现出来的会是一个非常宏大精彩令人震撼的画面。

    小说展现了作者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和幻想,观众的接受程度也会非常的高,如果这部电影问世的话我相信会给所有人带来非常大的震撼。


    刘慈欣还有哪些小说可以怕成《流浪地球》这种电影?

    除了《流浪地球》之外,刘慈欣的小说能够改编为电影的首推《三体》三部曲,必须是《三体》。

    个人是因为《三体》才被刘慈欣深深吸引从而喜欢上科幻小说的,而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最出名的也就是《三体》了。而且《三体》还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奖,可以说是单单一部《三体》就把中国的文学水平推向了又一个高度。所以如果说是刘慈欣其他小说适合改编电影的话,那么肯定会首推《三体》的。但是《三体》太长,一共有三部,如果改编为电影的话估计会有点长,难度估计会很大,效果不知道怎么样但是依然最期待《三体》,相信国内科幻片会有更好的成就。

    除了《三体》之外,还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等都很适合拍成拍成电影,期待刘慈欣的小说能够多多拍成电影。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最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吗?为什么

          《流浪地球》播出后就收获了好口碑,与此同时“刘慈欣”这个名字也引起了大家的注目。 他可是中国著名的科幻作家,获得了无数奖项,有很多作品,我觉得《流浪地球》是目前看来最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
            如火爆的小说《三体》,有三部曲,科幻风格也很浓厚,相关元素有人类末日、拯救地球、外星文明等,所含有的物理性太强,小说本身内容晦涩难懂,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把这个小说系列拍成电影的话,我觉得效果不容乐观。不过也可能会是又一部科幻电影力作。
           而《流浪地球》作为春节期间的电影,之所以能成为观众心中的心头好,除了画面燃爆了以外,和人情味儿是脱不了关系的。影片中的父子情、兄妹情、家国情、牺牲精神等都是情怀,既有笑点也有泪点,结构很完整,内容是很丰富的。再加上有冲击力的画面感,很容易触动内心,打动我们。所以我觉得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很成功。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