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的名字特别带劲,我儿子经常在家里模仿他,钢铁侠是有托尼.斯塔克主演,主要演的是托尼被武装分子给抓走被弹片危机生命然后和被抓的另一位科学家做了个既可以提供能量又可以将体内弹片国定住,然后他们用武分子的破铜烂铁制造了第一代钢铁侠战衣。
这三张电影海报 大家觉得哪一张看起来最经典最吸引人呢?实话谢谢
这三张电影海报 我觉的最右边的“罗马假日”的海报最经典最吸引人。男女主角的经典造型 像是从电影里走出来了一样。公主剪了新发型 穿上了普通姑娘的连衣裙 像普通女孩子一样享受自由 这种状态才是她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样子。表情是无比开心快乐的。这个海报正是故事的转折点,后来女主角的名字、服装、发型都深入人心,流传至今。影响深远,所以最经典。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电影海报?
当年风靡全球的卡梅隆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那时的海报我到现在还有印象
你喜欢哪部电影的海报?
《黄金时代》海报,将小人物置身大时代的洪流之中,女作家萧红跃然纸上,尽显文人墨客和乱世浮萍的气质。在他心中,萧红的力量在于她的淡然,身处在那样一个乱世,文字就是她的力量。
《黄金时代》美国版海报的主视觉则是一支钢笔,金色的笔尖,萧红的剪影孑然一身面对傲梅。比喻即使人生处境如钢铁般冰凉,但灵魂仍丰裕似黄金,不惧刺骨严寒的时代浪潮。
你认为最好的电影海报和最差的电影海报是什么?
我觉得最好的电影海报是阿甘正传的电影海报,一个海报就包含了一整个故事,紧紧贴合电影情景,然后我觉得最差的电影海报是流浪地球,我觉得电影海报过于浮夸,而且电影也不是特别好看。
世界电影海报集锦(1919年-1920年)
电影是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
一部电影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人探索电影规律的历史。
电影海报
随着电影的普及,电影海报制作技术的进步,电影海报本身也因其画面精美,表现手法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私家历史本辑是按1919年至1920年的电影出品时间,发布一组欧美的早期电影海报。
近期还将连续刊载近500张珍贵的欧美的早期电影海报,敬请关注订阅。
《The Challenge of Chance》 ,1919年出品
《Captain Kidd's Kids》 1919年出品
《Back to God's Country》1919年出品
《All of a Sudden Norma》1919年出品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1920年出品。
下面12幅海报也是《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显然这部电影当时是大制作了。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1920年出品。
《Alias Miss Dodds 》,1920年出品
《The Beggar Prince》,1920年出品
《The Branded Woman》, 1920年出品
《Bride 13 》,1920年出品
《Bride 13 》的另一幅海报
早期的电影海报欣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手绘海报首先出现于观众视野,直到五十年代电影海报均采用手绘的形式,主要依赖于木板印刷。电影海报多出自画家之手,多采用水粉,还有油画、素描、摄影、雕塑、国画、版画、连环画以及剪纸等艺术形式,电影海报本身也因其画面精美,表现手法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如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以木刻版画的形式,着力刻画了娘子军的飒爽英姿。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工艺美术中的版画和剪纸艺术,也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抗日宣传中,他们将版画视作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因而版画艺术与民族情感相融合,在中国得到广泛普及。
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家餐厅向35位观众放映《火车到站》等一系列短片时,张贴在餐厅门口的《卢米埃电影》的海报应该是距今最久远的一张电影海报。
在西方后印刷时代,出现了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平面设计追求严肃、高贵、丰富、高雅,设计中采用大胆的曲线结构、复杂的装饰和和无联系部分间的整体平衡,版面布局比较讲究均衡、对称,色彩强烈。
奥黛丽·赫本主演的、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艳后》等电影海报充分体现巴洛克风格艺术特点。
早期的电影海报是纯粹为了电影的上片做宣传广告用途,就如现在卖场中的大多数促销海报招贴,是用手工绘制的,又称手绘电影海报,我们称这种招贴设计为“瞬间艺术”,所以要求海报版面简洁,信息明确,并以可见高度的色彩吸引观众注意。在版面上使用大面积的图形,字体选用较大字号,一使版面觉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好莱坞早期著名影片《飘》,《蒂凡尼的早餐》,《卡萨布兰卡》当初的海报都是手绘的。
德国HeinzSchulz-Neudamm亲自设计的《大都会》(由弗里兹·朗使执导)国际版电影海报,在美国拍出六十九万美元,因为作品绘制于1927年且存本较少,设计师采用艺术装饰主义手法,极力营造出充满未来世界的审美性效果,进而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简洁的线条和雅致的明暗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最昂贵海报,传闻中的拥有者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电影海报大多由当时著名艺术家设计或手绘,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像程十发的 《林则徐》、《霓虹灯下的哨兵》、,蒋兆和的《马兰花开》,张仃的《祝福》,黄永玉的《长发妹》……这些经典的手绘电影海报凝聚着艺术家的大量心血,每一张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电影海报设计如同其他造型设计,是人类与世界审美关系的雾化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的某种形象性的表现。从人的主观世界来观察,它蕴含了设计者的艺术感情。下面是收集的一些优秀的西方早期电影海报:
海报设计有法而无定法,设计家海伦主张自由设计,不承认绝对的设计规范,但承认设计的有秩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电影海报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不尽相同的是电影海报都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电影海报也成为了一种艺术文化,也是很多电影迷们的精神追求,收藏电影海报成为很多爱好者的兴趣。